澳門治權移交廿年 金融將取代博奕

澳門治權移交廿年 金融將取代博奕 | 華視新聞

華視新聞 王皓 梁碩文 專題報導  / 中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8到20號之間造訪澳門,慶祝治權移交20週年,習近平宣布一連串新政策,計畫將澳門的經濟重心從博奕轉移到金融,路透社報導指出,北京不再只把金融優惠政策保留給香港,而官員與企業高層則認為,習近平這一舉動是對澳門的獎賞,因為澳門過去並沒有像香港一樣,多次出現對政府有不滿的示威,但澳門會不會取代香港成為國際金融重鎮,並不是北京說了算!

在全場熱烈掌聲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緩步上台,就澳門剛剛過去的這20年發表鼓勵和感想,習近平說,澳門目前擁有的,是歷史上最好的發展局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行政區政府積極探索,適合澳門實際的發展路徑,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習主席這番話很簡單,但是他帶給澳門的政策含金量卻很高,北京當局打算在澳門推動金融基礎建設,協助進行澳門民眾多年來期盼的經濟重心轉移,不再讓博奕業,獨佔鰲頭。

在這場典禮登場之前,標誌澳門治權移交20週年的升旗典禮一早就舉行了,相較於香港在英國統治下度過156年,澳門在1999年結束的是超過四百年的葡萄牙統治,澳門是歐洲列強在中國最早的據點,發展在16世紀到17世紀初達到顛峰,到了19世紀,鄰近的香港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接下來的歲月裡,相對於英國對香港的勵精圖治,早已失去殖民霸主地位的葡萄牙則是對澳門無為而治。

到了20世紀後半,澳門的經濟治安各方面都不堪再與香港比較,終於,澳門隨著香港,在第二個千禧年來到之前重回中國管治之下,相距僅僅61公里的港澳兩地,對於治權移交北京以及人民解放軍的進駐態度全然不同,香港人是以大限的心態來看待,九七之後香港民眾更加擔心會失去民主自由,但是澳門民眾卻十分期待之後特區政府更幾乎是全然聽命於中央。

逐漸的,澳門在北京眼中成為一國兩制成功的範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個特區體制好就好在,既能有效發揚民主又能避免內耗。」

對於香港的反送中風潮,不少澳門人其實也能理解甚至感同身受,但是兩個特區社會風氣很不同,許多民眾把支持的聲音默默放在心裡。新澳門學社前理事長鄭明軒:「其實不少的人對香港現在的局面是同情的是理解的,但是在整個社會的氛圍之下,大家選擇不要個人出來表態,我們的確是以悶聲發大財為主,但也有想要人權想要自由的部分。」

在經濟上,北京當局刻意扶植澳門,打造珠海橫琴自由貿易區,開通港珠澳大橋與多個口岸,造就了澳門八萬多美元的人均GDP確實高於香港的四萬多美元,和台灣的兩萬五千美元,相較於香港近幾年,為爭民主求自由,示威抗爭不斷,澳門的經濟成就正好給中國媒體提供鋪天蓋地的宣傳機會,中國中央電視台談話節目片段:「20年來澳門所發生的,經濟和社會方面的巨大變化確實是有目共睹。」鳳凰衛視新聞片段:「相信新一屆政府將會繼續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把澳門的發展更好的融入國家發展的大局。」

習近平在澳門移交後的20年中,先後六次到訪,這一回,對於澳門經濟的指示,經過路透社的解讀是北京當局有意讓澳門向香港看齊,往金融中心的地位發展,具體政策包括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的證券交易所,同時把鄰近土地劃設給澳門開發,然而對於中央突如其來的厚愛,民眾自己也知道,其實澳門的體質不夠,新澳門學社前理事長鄭明軒:「在澳門我們得坦白說,金融的法治等等的基礎還是很需要建設的,我們很想經濟可以多元,但是不是領導的一句話就一定可以成功,我是很抱懷疑的。」

多名官員和銀行家則認為,在澳門推動金融基礎建設也是為了避免香港出現重大市場危機,影響全國經濟,不過,香港既有的成熟經濟體系,簡單稅制和低稅率都是外資非常看重的優勢,此外,香港獨立公正的司法系統,在包括澳門在內的中國城,根本不存在,澳門能不能成為金融中心甚至取代香港的地位,決定權並不完全在北京的政策,而在於國際社會,市場經濟的認可。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