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經濟 「全球化」浪潮消退?

疫情衝擊經濟 「全球化」浪潮消退? | 華視新聞

蒲依婕 梁碩文 專題報導  / 台北市

為了對抗新冠病毒疫情衝擊,各國祭出鎖國、禁航等封鎖政策,人們也因為居家令沒辦法外出工作,這也使得全球化受到衝擊,像是高度全球化的汽車產業鏈,就因為疫情中斷供應鏈,許多車廠不得不暫時關閉在其他國家的工廠;疫情爆發後,各國無不設法保全國內的醫療物資、自由貿易倒退,也被看成全球化暫時停擺。

歐盟許多國家、則為了防疫封鎖國境,使得歐盟一體化精神受到考驗,雖然封鎖措施不會一直持續下去,但瑞士銀行則表示,疫情過後,全球化趨勢和程度,從結構上而言將會降低。疫情後如何布局,也成為各國的挑戰。

翠綠的草地上兩排鐵柵欄,硬生生地劃出瑞士和德國的邊境,華視德國特約記者黃夢寧:「我們可以看到就是德國跟瑞士的邊界,那從前我們只要一跨過去就是瑞士,再跨回來就是德國。」華視德國特約記者黃孟寧,人就住在德瑞邊境的康斯坦茨市,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前,兩國人民可自由移動,但隨著疫情惡化,兩國邊境在二戰後首次立起柵欄。

德國民眾:「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不能跟朋友見面了」,不只是瑞士,德國、法國也跟進鎖國防疫,法國總統馬克宏:「從明天(3/17)中午開始,將關閉和歐盟及申根區的邊界」,歐盟居民依據申根協議,可在申根區自由移動,不過疫情當前,歐盟一體化的精神正遭受病毒啃噬,全球化也在這時候跟著停擺。

德國總理梅克爾(2018):「我認為如果把我們與世界隔離,是無法走向一個好的未來」,保護主義並非解答,全球化讓國界變得模糊,讓大型企業開枝散葉,讓強勢文化觸及各地,國際貿易因此受惠蓬勃發展,人才、商品、技術、訊息等等,在全球化的進程得以加速流通。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2018):「我認為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無人可阻擋全球化」,不過各國為了防疫,實施鎖國、禁航以及居家令等一系列措施,全球經濟活動大幅停擺與萎縮,以汽車業為例,南韓汽車廠因為零組件供應受阻,暫時關閉在美、加以及巴西等地的工廠。

其他汽車大廠,如美國福特及通用,面臨相同命運,南韓現代研究所研究員鄭閔(音譯):「一輛車至少有3萬個零件,這表示需要一個龐大的供應鏈」,新冠病毒造成在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產業相關聯的工廠關門,不可避免的這會傷害供應。

再以各國抗疫期間,最需要的口罩呼吸器藥品等等為例,只要生產這些商品的國家,一切斷供應鏈,就可能對防疫造成傷害,各國不得不思考,是否該調整過去的策略,澳洲前外交部長唐納:「我覺得人們會開始更仔細思考,自己國家依賴另一個國家的程度,人們會開始不斷思考,是否該在本國生產(這些商品),而不是都從外國進口。」

已有國家開始行動,日本計劃撥款22億美元,協助日本企業撤離中國,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富比士雜誌也報導,由於美中貿易戰的關係,部分美國企業離開中國,疫情衝擊下會有更多企業選擇離開中國,為應對這場公共衛生危機,各國祭出防堵對策,讓全球化正面臨壓力測試,全球化的利與弊再引起省思。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