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為何雙盜壘

颶風為何雙盜壘 | 華視新聞

吳德榮  / 台北市

今年逢「超級聖嬰—李小龍」,目前的強度是坐二望一。其定義的海域正是中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溫,7月時已超過平均值1.6度。所以有利於「熱帶氣旋」在其低緯度快速發展、增強,「奇羅」是第4個在中太平洋生成的,已比年平均值2個左右多。中太平洋熱帶氣旋大多向西北移動,進入低海溫區,強度迅速減弱,因此跨線「偷渡」並不容易,大約4~5年會遇到一次。今年「哈洛拉」、「奇羅」分別「盜壘」成功,恐怕也是史上首見。探究其原因有二: (1)是「超級聖嬰」造成「熱帶氣旋」發展強又快速,使得跨線時,仍能維持颱風的強度。(2) 是「超級聖嬰」增加「熱帶氣旋」生成數,也加大了「跨線」的機率。

另外從附圖(圖)亦可觀察到8月31日8時換日線(圖最左側)以東,3個皆已達「美國4級颶風」的壯觀景像,這是很罕見的,我們經常可以在太平洋觀察到2個強颱1個弱颱,但要3個同時這麼強,確實罕見,因為不同的颱風,其「生命史」皆處在不同階段,因此很難遇上3個都一樣強的。但這狀況維持時間並不長久,由於移入海溫較低的區域,昨天已經減弱為2中1強,今天8時則皆已減弱為中颱的強度。為何「三颶共舞」?與「超級聖嬰—李小龍」又有何關係?由於熱帶氣旋在鄰近「聖嬰」高海溫區生成,相近的時間內增強,同時達到近似的強度,因其「生命史」類似。「超級聖嬰」還是營造了「三颶共舞」的有利條件。幸好這些現象跟台灣不相干的,因為歷史記錄透露出,台灣在「聖嬰年」颱風侵襲的狀況並無特異之處。而台灣的地理位置,也不在「聖嬰現象」主要的影響區域,因此也很難以「聖嬰現象」來跟台灣的天氣作相關。

未來的天氣,原季風低壓的雲系減弱,天氣也漸趨穩定,週三至週五(2日至4日)天氣大致類似,只是偶爾還是有一些零星降雨,午後山區的對流還是強,有時候部分平地也會受到影響,另外就是在清晨沿海也有一些降雨機率,但量很少。週六、日(5、6日),天氣更穩定,氣溫更升高,感覺有點熱。下週一、二(7、8日)今年入秋第一道鋒面通過,北部、東北部天氣轉涼,也會帶來一些秋意。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