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竣 綜合報導 / 高雄市
以前是攝影記者的李阿明,在因緣際會之下來到了漁港蹲點,沒想到一待就是4年。透過快門,他忠實記錄下漁工們的日常生活,一幕幕殘酷又真實的畫面,讓他感慨「這裡沒有神」,不論是船主或漁工、本國人或外國人,大家同樣都是「人」,不該有任何的標籤或意識形態。
做過多年攝影記者的李阿明,某次來到高雄前鎮漁港拍攝。為了卸下漁港人的心防,他拿出菸、拿出酒,漸漸和漁工、顧船的「爸爸桑」打成一片,原以為成功進入漁港的世界,卻被身為爸爸桑的好友譏「要拍就上船跟漁工一起睡!」讓他毅然決然轉職成為顧船的「爸爸桑」,踏上了漁船。
一邊顧船,一邊攝影,李阿明一待就是4年。回憶起和漁工朝夕相處的日子,他笑著說,上船第一件事要學會船上的特殊用語,這些年輕人都很「現實」,在船上動不動就是要求「沙必思」,伸手要免費的菸、酒或錢,若讓他們如願,他們就會稱你是「SAIKOU(日文的最高)」,代表好;若不給,就會被罵「SAIDEI(日文的最低)」,代表是壞人。一開始給點沙必思,混熟之後,大家都是好朋友。
李阿明說,漁港就是人生的縮影,「沙必思」文化只是小小的一角。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有惡劣的船公司為了省事、省錢,在休息時間關閉發電機,讓船員悶在狹小的艙內睡覺,連電風扇都無法吹,用以和家人聯繫的手機也無法充電。就連船員家人過世想回家,都不提供機票。
看盡人生百態,李阿明認為,外界對於漁港都抱持特定的意識形態或標籤,要嘛認為外籍漁工就是低階、要嘛認為船公司就是剝削。他替善良的船公司抱不平,畢竟善待漁工的雇主也是大有人在,還會在聖誕節訂購披薩、炸雞,讓船員慶祝重要節日。
透過紀實攝影,李阿明忠實的陳述了漁港不為人知的一面,他強調,看待這些問題,要回到「人」的角度,彼此都是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若是帶著既定的印象來到船上,對誰都不公平。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