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仙怡 黃建熒 報導 / 台北市
市面上出現愈來愈多的「環保餐具」,強調是用小麥或玉米為原料,製作的綠色塑膠PLA可以完全分解、回歸大自然,聽起來似乎很環保,但《真相急先鋒》實際追蹤,發現這些環保餐具還是摻進一般的塑膠材質,成了塑膠混血兒,反而造成回收上更大的困難。
短短幾秒鐘的畫面,你看到了什麼?飲料杯塑膠盒3D列印線材、甘蔗吸管跟小麥餐具,這些東西有什麼關聯?答案就在這一罐,一顆顆小小的顆粒,就是這些物品的製成原料,它的名字有很多,你沒聽過的,可能是PLA和聚乳酸。
說到綠色環保塑膠,大概很多人都有印象,由於生質聚乳酸,可分解的特點,使其能減少丟棄後對環境的危害,從玉米小麥稻草,這些植物當中萃取出澱粉,經過發酵去水和聚合之後,就成了眼前這種聚乳酸的材質,它的厲害之處在於,完全來自於純天然,可以運用在餐具容器等各種領域,接著透過土壤堆肥的階段,加上光合作用,又可以回復到最源頭的作物生產,繼續循環。
聽起來很美好又很環保,但實際上PLA塑膠在台灣根本走不到「堆肥掩埋」這一步!眼前你所看到的所有廢棄物都是可以回收的,像是這個編號5號的PP塑膠,還有這個編號是1號的PET塑膠,但是只有一個,它的命運並不屬於這裡。
就是我們經常所見的蛋的外包裝殼,還有像這樣子的PLA,編號7號的塑膠杯,最後都進了焚化爐裡,直擊垃圾回收場,所有的塑膠製品都被歸類在一般類的資源回收項目,民間回收業者大批收購之後,按照塑膠識別碼,從1號到7號,有不同的用途和回收價格,但被歸類在7號的PLA塑膠,因為材質無法回收再利用,最後還是跟廢棄物殊途同歸,通通送進焚化爐。
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會技正邱濟民說,「在回收部分比較難的情形之下,所以我們是採取一個方式,就是公告要回收,但是期待用所謂的廢棄物部分,把它轉化成熱能部分去燒,用熱能的回收方式,做有效的處理。」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1年的塑膠容器回收量就有18萬5881公噸,占廢容器回收量的4成之多,但綠色塑膠在台灣無法完全回歸大自然,而更大的問題就在眼前,100°C的熱水一倒進PLA塑膠杯,立刻從底部開始縮小,容量只剩一半。
事實上,PLA的耐熱度低,不能超過60度,加上材質容易脆化,硬度不夠高,為了製作成餐具等物品,業者會添加傳統PP塑膠或其他材質,當PLA成了混血兒,被當成回收塑膠類,反而汙染了回收材質,更降低再生的品質。
環保署廢管處副處長蘇國澤說,「那未來為了便於回收、容易辨識,我們可以採很多的方式,比如說,給它一個編號,或是給它一個顏色,那目前這個部分在研究當中。」PLA塑膠杯業者潘威志表示,「透過印刷的流程,就把杯子印出來,政府應該引導這個市場去做,因為回收之後不知道幹嘛,所以造成後續的一些困擾,但這不是PLA本身的錯,而是我們要怎麼去,讓這個市場去做,對它最正確的處理。」
專門生產PLA塑膠杯的業者坦言,在台灣綠色塑膠幾乎無路可走,絕大多數都是出口到歐美,回頭檢視,早在11年前,環保署就開始要求業者,每年逐步增加PLA塑膠的使用率,取代傳統塑膠,但回收機制直到現在,還是沒找出最佳方案。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