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增7境外移入 6例美國.1例英國

林仙怡 黃建熒 報導  / 台北市

今(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再新增七起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其中六例來自美國,一例來自英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兩起是一起到美國自助旅遊的朋友,在當地就先後出現嗅覺和味覺喪失的情形,這是不是代表來自歐美地區的病毒產生變異的情形呢?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的確有些懷疑,但還缺乏明確的證據,而1號開始,記者會現場也依據社交距離原則,將座位隔開,同時規定記者都要戴上口罩,才能入場。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我們大概離得比1.5公尺還要遠一點吧。」愛有多深距離就有多遠,指揮官陳時中和旁邊的左右手,這距離真的比一點五公尺還遠,不過社交距離規範,也讓台上的手語老師得罰站,不能再走來走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相對的單純,因為裡面這七位裡面那機場檢出的是五位,那居家檢疫的是兩位。」

機場採檢防線再度發威,4月1號新增的七例境外移入個案,住在北部的有四個人南部有三個,20多歲占了多數年紀最大的有70多歲,入境日從3月19號到30號,發病日更早從2月29號,在境外就出現症狀,有的在國外就學,有的去工作探親。

還有兩例是去美國自助旅遊,這兩例分別是案325和案329,在2月6號就飛到美國旅遊,直到3月23號和24號,都出現嗅覺和味覺喪失的情況,30號回台在機場主動通報當場採檢,4月1號就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 :「確實我們當然心裡也是在猜想從歐美他們的病毒的演變是不是有關係,不過這個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證據去做這樣的說明。」

確診個案持續增加,該不該公布個資,指揮中心也有最新規定,防疫需要可以公開的像是,年齡性別居住地接觸者類型和人數,以及公共場所的活動史,至於原則不公開或是有防治需要,才考慮公開的部分,像是姓名病歷病史,收治醫院職業和工作內容,以及任職單位等資訊,公開前必須先經過溝通,在防疫和人道之間,維持最安全的平衡。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