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新聞】去年6944人食物中毒 5-9月最多

黃敏惠 方起年 報導  / 台北市

天氣讓使食物保存不易也增加中毒危機,去年6944人食物中毒創下23年來新高。食藥署分析超過一半發生在5至9月高溫季節,細菌感染以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大宗。另外去年也發生兩起食物中毒死亡案案,是相隔八年後再現,有人把盤古蟾蜍當成青蛙吃下肚,不幸身亡。

家裡來了蟾蜍人家說咬錢,但嘴裡放了蟾蜍那就是要命了!去年花蓮有一家六口,興沖沖的把這皮膚ㄧ顆顆疣狀突起的盤古蟾蜍當青蛙吃了,全家都中毒其中一人不幸死亡。長庚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說:「(蟾蜍)毒素特別在某一些地方,像是牠皮膚唾液腺內臟器官,(毒)濃度最高,蟾蜍中毒會誘發很要命的心律不整。」去年還有人因為吃了一朵朵白淨淨的綠褶菇,中毒過世,這也是台灣相隔八年再現食物中毒死亡。

去年食物中毒有6944人,創下23年新高,一口氣比前一年增加超過五成,是史上第二高,超過四千人都在學校中毒,多半因為大型團膳出問題,尤其是五月到九月天氣一熱,食物最容易有細菌生長,兩大魔頭分別是,金黃色葡萄球菌野心最大,會躲在肉蛋和牛奶或生菜沙拉,等各種食物,仙人掌桿菌則是最愛澱粉類食物,去年有兩個人吃著舒芙蕾甜蜜蜜,卻仙人掌桿菌中毒慘兮兮。

長庚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說:「在我們醫學上有個溫度帶,叫做危險溫度,像介於7度到60度之間,其實在7度到60度之間,不管是哪種微生物都很適合細菌滋長,比如說我中午買了一個便當,如果我很確定說,我這兩個小時太忙不可能吃,一定要放在冰箱冷藏保存。」香噴噴的便當,常溫下兩小時內沒吃完的,就別再吃!最毒不是婦人心,是食物的新鮮變了心。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