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近幾年,潛水活動盛行,一般休閒潛水的深度,極限只到30公尺,可以看見美麗珊瑚礁。不過,在更深的海中,其實也有珊瑚生存,還有許多我們沒見過的生物。美國就有魚類專家,潛入更深的海洋,10年來發現30種新物種,相當新奇。但他也發現,即便是在比較深的位置,還是能發現塑膠垃圾及各種汙染,加上氣候變遷,引發珊瑚白化危機。來看這位美國專家,如何挽救我們的海底世界。
海洋世界多采多姿,各式物種共同生存,越往海底陽光越少,物種也跟著減少,但依然有很多人類不知道的秘密,美國魚類專家路易斯,過去10年就發現30種新物種,總能找到別人沒看過的生物,因為他專門研究位於水深200到500呎,約61到152公尺的中光層珊瑚生態系,比休閒潛水30公尺極限要深得多,越往下潛光線越弱溫度越低,但親眼見到繽紛美景,這一切都值得。
美國加州科學館魚類館長路易斯哈夏:「當我們潛到那裡,就明白為何要去,看到一些別人沒看過的生物,那種感覺真的很奇妙」,不過除了新物種,路易斯也發現,海洋深處仍有不少汙染,威脅珊瑚生存。珊瑚礁生態系,可分為淺水區、中光層和深海3種類型,淺水區珊瑚礁,容易受到人類活動及海水溫度變化影響,導致珊瑚白化甚至死亡。
外界原本認為,中光層珊瑚水深較深,有望成為淺水區珊瑚的庇護所,但路易斯有不同看法,因為過度捕撈汙染、漁業汙染、塑膠汙染,就在大家沒看過的海洋深處,這就是我們其中一個新發現,較深處的珊瑚礁,不是淺水區珊瑚生物的庇護所,氣候變遷、海水溫度上升,位置較深的珊瑚也在白化。
為了保護珊瑚礁,路易斯和團隊成員,不只做科學研究,他們拍下繽紛海底世界,走進社區舉辦講座,讓陸地上更多人看見海裡的生態危機,喚醒民眾保育意識,守護海洋不分國界,台灣周圍海域,也有珍貴珊瑚礁,海保署針對台灣本島及離島,進行珊瑚監測調查,大部分地點僅有零星珊瑚出現白化,但東部基翬3公尺以淺,有較多珊瑚呈現輕度白化,而在南部後壁湖,也有珊瑚群體白化,不能輕忽,珊瑚礁被喻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對生物多樣性和海岸保護都很重要,保護珊瑚就是保護我們的地球。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