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台語新聞雜誌】漂流的失家兒 勇敢的寶貝我想要一個家

【華視台語新聞雜誌】漂流的失家兒  勇敢的寶貝我想要一個家 | 華視新聞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帶您繼續來關注社會各角落、孩子的權益。在台灣,以往、被送到安置機構的孩童,大多是因為貧困或失去親人。但現在,收容在安置機構裡的孩子,竟然有多達半數,是因為遭到家暴、凌虐或是被父母遺棄。而這些身心受創的兒童,照顧難度更高,更考驗著安置的專業度。

華視新聞團隊就目睹,有一歲大的幼兒,因為父母吸毒,一出生就染上毒癮;還有曾遭凌虐的孩子,只要稍稍被碰觸到身體,就會高度恐懼、嚎啕大哭。

安置機構對這些受創的孩子們而言,是暫時的避風港。但何處是他們溫暖的家?台灣的兒少安置、又面臨哪些困難和不足? 一起來了解。

行駛過蜿蜒山路,我們跟著社工的腳步,來到位在高雄半山腰的安置機構,還沒進門,就先聽見小孩的哭聲。滿屋子孩子的照片跟物資,溫馨擺設、為的是增添家的感覺,而廚房裡,幾位保母算好寶寶的作息,把握時間、準備副食品。

希恩之家,收容0到2歲的孩子,機構內共有12名小孩,每個小生命背後的故事都令人心痛。保母蔡曉芸說,他是毒寶寶,出生他是身上是有安非他命的戒斷症狀,可是我發現他們每個都好勇敢,我們也有、隔壁也有,海洛英戒斷的毒寶寶,有些醫生會很擔心,他們能不能撐過來。

大寶班裡,一歲的小星星、父母親吸毒入獄,小小的他,剛出生就成了一名毒寶寶,撐過痛苦的戒斷反應、被送到安置機構照顧。

寶寶牙牙學語,口中輕輕喚出一聲媽媽,聽了更加令人揪心!這裡的孩子,最該被呵護的年紀,卻已遭遇坎坷經歷。

鏡頭轉到小寶班,她是5個月大的櫻桃,因為早產、身形瘦小,媽媽從事特殊行業,她自小受母體疾病感染,一出生就得接受藥物治療;而另一邊正在嚎啕大哭的,是11個月大的葡萄,原本健康的孩子、歷經慘痛的虐待,對人充滿恐懼。

希恩之家保母李佩欣說:「她喝奶的時候都會哭,我們把她抱緊一點,她就比較有安全感,她就會喝奶了。」

希恩之家社工黃春香解釋說,她媽媽因為產後憂鬱症,就對這個孩子有情緒發洩的一個對象,因為外力受創,所以她的精神狀態都非常地不好,譬如說被人接觸的時候,非常地敏感甚至會對人有排斥。

過去接受安置的孩子,大多是貧困、失去依靠,但現在有高達五成以上,都是受虐、性剝削、被遺棄等等身心受創的孩子,照顧難度比以前更高。有的需要特殊醫療,有的需要心理陪伴,只能靠著社工跟保母的愛,築起暫時的避風港。

希恩之家主任鍾淑美說:「包括在親情上的分離、身體健康上面的一個挑戰,他們能不能活到明天、活到下一刻,是真的沒有把握的,但我們看到每一個寶寶,從他們那麼地用力努力地在喝牛奶,在復健過程當中的一個忍耐力,我們就發現這些孩子他們想要活下去的動機是這麼地強烈。」

勇敢的寶貝,努力地喝奶、奮力地呼吸,也象徵對生命的渴望,他們還沒長大看看世界的美好,身心靈早已傷痕累累!而這些破碎小生命的故事,只是所有安置機構裡、孩子的一個縮影。

放學時間、一回到機構,立刻先寫作業,他是10歲的小酷,比起同齡孩子,個性更加成熟。

小酷說:「在這裡學會做很多事情類似打掃、拖地、自己洗碗。因為債務問題,家庭經濟陷入困頓,小酷跟哥哥被送到台北的安置機構已經3年,但儘管提供安心的生活環境,回家二字仍是孩子心裡,最脆弱的禁區。

小酷說,他心情上比較不會這麼擔心,就是三餐吃不到啊那些的,這邊會有返家,就是回去一段時間,應該說現在環境習慣了。聖道兒童之家社工說,他們對家庭這件事情是既期待,但是又怕受到傷害,會說我不知道、我沒有想法,但是終究其實都會是想要回去的。

聖道兒童之家院長黃清塗說,有時在公車上或是捷運上,孩子他看到爸爸或媽媽牽著孩子的手,他就一直看著那一雙手大手牽著小手那個情景,機構的社工也是都幾乎以孩子為核心來做思考,但在這個環境裡面孩子,那個內心裡面最空洞那一塊還是沒辦法被填滿,那個被填滿只有一個就是父母親關心、爸爸媽媽在旁邊。

聖道兒童之家,協助安置3到18歲的小孩,以小家庭的模式,由一位輔導老師帶6位孩子,給予溫暖與空間,並重建他們的自信心。

聖道兒童之家社保組長周均厚表示,這些孩子帶著這麼嚴重的

受創經驗進來的時候,其實他們可能都要兩三年他們才可以諮商,才可以幫他們把那個過去的那些受創經驗好好地整理。

14歲的小圖,10歲時、歷經家暴,被緊急安置,再轉介到兒童之家,4年的時間,機構跟主管機關社工,持續協助修復原生家庭;而16歲的阿修,父母入獄,由奶奶扛起養護的責任,但奶奶離世後,姊弟們就由機構一路扶持,直到揮別過去傷痛、可以自立。

小圖被問到當爸爸來這邊跟你聊聊天覺得這種方式?他說:「還可以,就是他口氣什麼的很好,然後也不會有什麼奇怪的舉動。」那有沒有期望說也許未來可以趕快回到家裡?他說:「還沒有想到那裡,覺得自己還要再一點時間。」

阿修說,因為畢竟還是需要一個家庭機構,也不能就是照顧你一輩子,然後分開久了也希望能有一天能全家再團。

在機構的孩子,家庭破碎,想要回家、或是重新再找一個家,都得歷經漫長等待。

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白麗芳表示,通過了國內的兒童權利公約,以後國際委員其實有進來審查,那最後他給我們整個國家整個兒童福利的建議,其實有八十八點,但其中裡面有十點都關於說孩子離開了原生家庭以後我們國家對他有沒有足夠的照顧,就是我們政府真的是要努力,再加把勁政做的好的,是說讓孩子們都有地方去,他的確是安置了,他可能人身的安全生活的照顧有達到基本了,但是下一步常常是被忘記的。

1989年聯合國頒布「兒童權利公約」,今年已經是第30年。而國際上就曾點出台灣兒童福利不足之處,專家強調,台灣的兒少安置太過短期,應注入中長期安置概念。而根據統計,2019年、安置兒少人數是4785人,其中只有3成多由寄養家庭照顧,6成多的孩子都被送到機構,比例失衡。

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白麗芳說,台灣因為寄養家庭的量長期都是不足的,還有我們還有一塊就是,親屬照顧的這件事情,親屬安置或照顧一直都沒有就是努力地去開發。

希恩之家主任鍾淑美說:「他可能0到2歲在希恩之家,他可能下一個時間要到別的機構,人生裡面可能會有兩三個階段的一個轉變,可是因為保護的立場,這些孩子的這些經驗都是被切斷的。

家是生命的源頭,重溫家庭夢,是這些受盡創傷的孩子,心中最真切的盼望。如何更提升兒童福利與權益,讓他們擁有更完整的人生是重要課題,而社會也得多點包容與理解,關注這些孩子。我們期盼,對他們而言,有一天,家帶來的不是傷害,而是充滿溫暖、成為可以停靠的港灣!

阿修說:「爸媽就是有做一些不好的示範,那也會影響到我,讓我知道說我未來如果要成家的時候,就要如何當一個好爸爸。」

而聖道兒童之家院長黃清塗說:「期待就是有一天育幼院關門不要再有孩子進到育幼院裡面了。」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