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入大學醫科,南部某間高中學生把生物課解剖對象,由青蛙換成幼兔,讓愛兔協會成員槓上這所高中,要求學校站出來澄清。此屬於學術研究範疇,實不應與虐待動物相提並論,給師生一些學術自由空間仍屬必要的。
為了進入大學醫科,南部某間高中學生把生物課解剖對象,由青蛙換成幼兔,讓愛兔協會成員槓上這所高中,要求學校站出來澄清,並向教育部表達抗議。這種愛動物心情,受到不少人感動,然而身陷風暴中的師生心裡,並不認同這件事如此嚴重。
站在動物保育立場上,過去在網路上只要看到有人虐貓、虐狗等行為,網友們無不大舉網蒐,找出當事人出面要求認罪,這事被稱為網路正義。這件幼兔解剖案件,之所以被發現,也是參與的學生們,把解剖過程寫在網誌上才曝光。
從被舉發的過程來看,解剖事件大約發生在去年5月,是南部一所高中的30多名報考大學醫學班學生,他們上到生物課的哺乳類動物神經系統單元時,向老師反映將被解剖的青蛙與課本對象不同,主動要求解剖哺乳動物,因而集體向寵物店買了數隻幼兔。
這名生物老師將全班30多人分7組,據稱是在安撫兔子後,讓幼兔吸入乙醚麻醉後昏迷,並確定無知覺才動刀解剖,觀察神經系統單元完畢後縫合身體,將幼兔埋葬於校園,感恩牠們為科學捐軀。
愛兔協對此質疑,為何讓老師擅自更改課綱,把解剖實驗青蛙換成兔子,要求教育部針對實驗課程做出明確規範督導,因為國中生物教科書已取消解剖青蛙的實驗課程,高中課綱雖然尚未取消,何以老師仍能擅自「升級」解剖活體哺乳類動物,一定要向教育部表達嚴正抗議。
就網誌上的描述解剖過程來看,在地的政府單位則說明,教師為上課用乙醚迷昏兔子失去意識解剖,未違反動保法。
然而該正視的課題是,這次的解剖行為並非「好玩」而動刀,整個過程也非一般虐狗、貓般的嘻戲,反而下認知哺乳類神經系統的考察,既然是這樣的出發點,師生們該被批判嗎?
屬於學術研究範疇,實不應與虐待動物相提並論,給師生一些學術自由空間仍屬必要的。
新聞來源:世新-台灣立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