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1 18:15

少子化的威脅不是用喊的

眼看少子化威脅即將來到,教育部又對外放話指「10年間大學將短少300億元學費收入」。這種依現在進行式來預測未來,總讓人覺得這教育部該有的行政作為。除非教育部已有鐵腕計畫,要好好整飭校園,否則現階段是做比說更重要。
眼看少子化威脅即將來到,教育部又對外放話指「10年間大學將短少300億元學費收入」。這種依現在進行式來預測未來,總讓人覺得這教育部該有的行政作為。

點評教育部所謂的10年短少300億元學費收入,是依102學年大專校院及專科生約有113.5萬人,預估112年僅剩82萬人,10年間減少31.5萬人,以每人每年平均10萬元學費來講,少300億元自然信而有徵。

可是學生數目字的推估,全依過去18年來的人口初生率來換算,並沒有加計這段時間,各學校努力爭取境外生等開源作法,甚至於學費有無調漲空間,無法說明學校會經營不下去。

換句話說,這項放話是教育部在暗示,各校如果沒有任何作為,就會出現少300億元學費的最差結果。

同樣的,如果拿10年後的學生人數來看,現有158所大專校院,確實是捉襟見肘,但這是過去推動教改後,出現的怪獸化體制,美其名是大學普及化,結果卻是大學文憑的弱勢化。

從去年開始,教育部就積極推動公立大學合併,希望在10年間合併8至12校,然而是不是在同一縣市內才可以為之,跨縣市的合併能否可行,卻是公公併一直牛步化的自我設限。

相反的現象,是佔大專校院七成的私立學校合併案,官方希望減少20至40校,並樂見北部學校與南部學校整合,教育部還容許學生招生名額合併使用。在未合併之前,若學校辦學出現警訊,也可主動減招,教部還會依減招情形額外提供補助。

公私立學校的狀況不一,不反對教育部採取不同的作業方式,但不能不提醒教育部的是放話行為並不恰當,除了現有「10年短少300億元學費收入」,之前已有「10多所報到率差、財務狀況不佳的大專校院已列入重點輔導」、「35校列入待觀察名單」等,對於私校經營者而言,都是一種打擊。

除非教育部已有鐵腕計畫,要好好整飭校園,否則現階段是做比說更重要。



新聞來源:世新-台灣立報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