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2 15:30

不要讓流浪教師再流浪

「流浪教師」但至今仍累積四萬多名,不但折損年輕人的理想,也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近年歐美國家紛紛設立中文系,如果政府針對這些「流浪教師」給予特別的訓練,不要讓他們像「浪人」一樣,毫無目標的到處流浪,對他們來說也可是個很好的「出口」
◎林如森

每年暑假前到處都可看到提著皮箱,到各地參加公立中小學甄試的「流浪教師」,他們年復一年想爭取到公立學校教書的機會,但是希望總是落空,至今仍累積四萬多名流浪教師,不但折損年輕人的理想,也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

根據教育部統計,自20年前實施師培新制後,至今18萬5千多人拿到教師證,其中10萬3千多人已考上正式教師。扣除近7年從未參加過教師甄選(明顯不想當老師),以及超過55歲者,還有4萬2621名儲備教師,即通稱的「流浪教師」,其中約一半是公立學校的代理代課老師。

這些「流浪教師」,有些人連考3、40次都榜上無名;更有人累積150多次考場經驗,仍名落孫山。

有教育學者建議,流浪教師不妨設5至7年停損點,若一再鎩羽而歸,建議可以考慮轉行,但是這些「流浪教師」,大學畢業後,滿腔熱血,投入爭取教職的熱情,年年被潑冷水,他們仍奮戰不懈,「屢敗屢戰」,要他們設停損點,他們的「出口」在那裡?要他們轉到其他行業,談何容易。

更何況,大學一畢業就栽進爭取公立教職的「美夢」,隨著年紀的增長,反而離職場漸行漸遠,如果政府針對這些「流浪教師」給予特別的訓練,或許可以做出對國家很好的貢獻,對他們來說也可找到很好的「出口」,也減少人力資源的浪費。

由於中國大陸的崛起,全世界都在瘋狂學中文,不只是歐美國家,甚至鄰近的韓國為加強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及交流,甚至發展觀光,因此學習中文成為一種潮流,也因為如此,很多國家的大學紛紛設立中文系,中國大陸也在美國設了不少「孔子學院」,迎合這種趨勢。

個人的想法是:解決「流浪教師」的問題,不光只是教育部的事,如果外交部、僑委會等單位,能夠聯合把「流浪教師」組織起來,有意願到海外者,只要他們拿到華語教師認證,都可以協助他們到海外教授繁體中文,數量一多還足以和教授簡體字的「孔子學院」抗衡。

當然,要這些「流浪教師」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立足」,談何容易?

但外交部或僑委會駐各地的代表,甚至教育部的駐外人員,知道各地或各社區、教會,甚至當地學校,學習中文的需求,只要政府成立有組織的訓練及推介,初期政府給予基本的生活費補貼,讓他們立足後,說不定還可賺些外滙回國,不但解決流浪教師問題,減少人力資源浪費,時日一久,教出「口碑」,還可一棒接一棒的傳承下去,屆時世界各國的人,不會中文也很難,畢竟全世界有十多億人口講中文,也許那天中文真的成為國際語言。

受少子化影響,國內教職缺額變少,師資培育量也減少。

教育部公布103年師培統計年報,各大學培育師資生有八千多人,為歷年最低,相較93年最高峰的二萬多人,雖然只剩37%。但累積過去四萬多位「流浪教師」,可以肯定地是,「流浪教師」的問題,短期內仍沒辦法解決,政府應有突破性的思維及作法解決這些問題,不要讓他們像「浪人」一樣,毫無目標的到處流浪。

(台大助理教授)




新聞來源:世新-台灣立報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