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面對市場競爭開出來的各種課業,幾乎只能與就業市場結合的科目,或是有考證照項目,捨此之外學科,就儘可能不開設,如此惡性循環之下,別說前10%的精英,後10%的弱勢恐怕也難被關懷到了。
在教育部頒發國家講座、學術獎的舞台上,二度獲得國家講座的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葉永烜,對時下不少年輕人忽視基礎科學感到憂心;但他仍呼籲,年輕人的研究,還是要和興趣結合,不要受到大環境影響而放棄初衷。
葉永烜對於教育發展方向,也有自己看法。他認為,「成功的教育,不是使前面10%的學生發揮所長,而是讓後面10%的學生也能發揮所長。台灣教育應培養年輕一代,讓多元文化和諧相處。」
這些講話,讓處於少子化威脅的台灣高校耳中,似乎是提醒學界該反思,台灣高校教育是否該走向精英培植?為什麼不能是,多多照顧弱勢的後面百分之10%的學生。
來自澳門的葉永烜,求學的過程也有其波折。因為他大學念的是物理,是看了太空研究書籍後傾心天文,研究所才改研究太陽系起源。他曾經說過,「自己肩負全人類的夢想,連晚上也不浪費時間,總是看著星空推敲理論。」
或許是夜裡看星空,讓葉永烜的視野開拓。他意識到,台灣即使少子化,但因為外籍配偶仍多,到了2030年台灣25歲的年輕人中,新住民第二代可能佔升學人數的13%。
所以教育政策的推動,不能不利用這波少子化來進行教育品質改善。同時,在新住民第二代的投入,大學國際化的突破,也有機會改變高教面貌。
或許葉永烜的看法仍具有浪漫情懷,而且思考模式與現今學界有點不一樣;就務實面來看未來趨勢來看,如何多多照顧弱勢是當下不該忽略的一環。
不能否認,少子化趨勢,已讓台灣高校視學生來源為重要標的,搶學生變成維護學校生存的必要手段,搶學生變成殺紅眼的動作。
另一方面,學校面對市場競爭開出來的各種課業,幾乎只能與就業市場結合的科目,或是有考證照項目,捨此之外學科,就儘可能不開設,如此惡性循環之下,別說前10%的精英,後10%的弱勢恐怕也難被關懷到了。
新聞來源:世新-台灣立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