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7 18:30

迎接後頂大計畫的挑戰之三 研究基地VS產學平台

「研究基地」作為與學術界的期望有所差距。這不能保證,「研究基地」不會讓學術界只能變成解答機器。得失之間,仍有思索改變空間。
教育部「後頂大計畫」,強調要發展可以跟國際競爭的特色大學,教學研究也強調多元、特色與創新。學者卻憂心,教育部把資源均分掉,就像球類比賽般,原本要培養「明星級」國手,來帶動整體發展,現在卻把預算平均分配,明星級選手如何出現?這樣對高教未來不一定是好事。

發展特色學校的方法之一,教育單位認為與地方、社區結合是一個很好趨勢,這是扎根地方的第一步,之後則希望出現升級版的「研究基地」,讓特色學校的成果更加明顯。

今年初,教育部面對少子化大學招生困難下,研擬各項創新、改善計畫、希望大學教授可以走上民間企業,所以大力推動產學合作平台,或者又稱為大學育成中心。

這般想法,重點在於把學生、老師,或共同研究計畫中的某些成果,試著商品化,讓研發成果在市場上普及,替大學增加更多的邊際效益。

諸如此類的育成中心,在理科類大專校院中,比較容易看到產業界伸出合作雙手,所以如清華大學、成功大學等校都有較大規模育成中心出現。

教育部的「研究基地」想法,絕對不是由學校自發性的作為,換句話說這絕對是一個升級版的想法。有官員指出,「研究基地」的作業形態,是一個是由上而下,根據國家發展或需要,讓大學來研究解方,也就是「政府點菜,大學解題」模式。

只是這樣的「研究基地」作為,可能與學術界的期望有所差距。學界一直呼籲政府,應先釐訂未來產業人才發展趨勢,才可以讓學術界提出完整訓練,落實高階人才養成。

如果行政主管只需要學術界提供解方,這絕對與學術界要求高階人才培育不盡相同的。

或許有人以為,能夠提出研究解方者,往往是高階人才培訓完成的成果。然而這不能保證,「研究基地」不會讓學術界只能變成解答機器。得失之間,仍有思索改變空間。(三之三)



新聞來源:世新-台灣立報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