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9 20:00

搭鐵牛遊內城 遊覽社區的美麗

褚信暄、傅小庭  / 宜蘭縣

轟隆隆的行車聲響,並不是車子故障,而是宜蘭縣員山鄉內城社區的「鐵牛力阿卡」正在進行社區巡禮。鐵牛力阿卡是內城社區的居民將在農業時代所使用的鐵牛車,加裝人力手拉車「力阿卡」之後改裝而成,讓遊客能夠體驗不同的「遊社區」。


社區居民駕駛鐵牛力阿卡,在民眾遊覽內城社區。

淘汰水牛 一家一鐵牛

一九六O年以前,台灣正處於農業時代,家家戶戶都以種田為業,為了耕田、施肥,都有水牛幫忙耕作。一九六O年後,日本的久保田公司將第一代機械「鐵牛車」引進台灣,農民開始以機械取代獸力。

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坤鎮說:「由於鐵牛車只需要補給柴油,就可以工作二十四小時,任勞任怨,不像水牛還需要給予照顧,甚至有時還要忍受他的牛脾氣,因此農民都改為使用鐵牛車來耕作。」

然而一九八O年開始,比鐵牛車更大型、更進步的農業機械引進台灣,農民開始改用效率更高、更優良的農業機械,因此鐵牛車逐漸被淘汰,放入倉庫。

改造鐵牛 巡禮社區

朱秋滄在二OO五年接任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為了凝聚社區意識,他與前任總幹事簡裕鴻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短短兩年間,就在二OO六年獲得全國社區評鑑第一名。

由於榮獲第一名,其他社區會來內城社區做參訪,朱秋滄認為可以以新穎的方式帶領其他社區認識內城,因此他與簡裕鴻在二OO七年聚集社區農家還保留的鐵牛車六輛,修復完善之後,與「力阿卡」組合,並加裝屋頂,改建成「鐵牛力阿卡」。力阿卡是取自日文諧音,其意思為人力手拉車,藉由與鐵牛車的組合,讓其他社區能以新奇的方式參訪。

由於鐵牛力阿卡的成功,使內城社區榮獲內政部社區發展工作評鑑全國第一名。從此之後,除了有媒體來採訪,有更多社區也會來內城社區進行交流。然而當時鐵牛力阿卡只開放給媒體及社區參訪時使用,有人反映若是不參訪就無法搭乘,相當可惜。

二O一一年,朱秋滄決定增加鐵牛力阿卡的數量,並開放給民眾搭乘。他邀請當地居民擔任司機,以排班的方式帶領民眾到社區內的景點進行導覽解說,林坤鎮表示,擔任司機的大多都是六十五歲以上已經退休的耆老,駕駛鐵牛車是他們的老本行,因此朱秋滄邀請他們駕駛鐵牛力阿卡,一起為社區盡一份心力。
擺設在社區內的鐵牛力阿卡,提供民眾拍照。

排除困難 回饋社區

然而在鐵牛力阿卡推行期間,有些居民 非常反對。他們認為車子的行經路線除了會影響社區交通,吵雜的聲音也會干擾居民的生活品質,更重要的是雖然鐵牛力阿卡成為有收益的產業,卻只有司機能在其中獲取利潤,對其他居民並不公平。

對此,朱秋滄決定將鐵牛力阿卡的收益分割,一半給司機,另一半交由發展協會使用。一方面,林坤鎮說社區內有許多退休的老人,平日大多以種田為主,然而子女白天都在外工作,一旦發生危險很難及時處理,因此社區利用這筆收益為老人提供日間照護,帶領他們跳健康操,或是製作簡單的手工藝;另一方面,社區也會在重要節日提供豐富獎品,讓居民參與抽獎活動。

鐵牛觀光 居民齊心

目前內城社區內有三十八輛鐵牛力阿卡,也有將近四十位的司機服務,提供民眾遊覽社區,他們的主要路線是社區內的景點,像是大樹公、太陽埤、渡船頭等,司機曾繁宜表示,他們每到一個景點,都會進行導覽解說,為民眾說明這裡的故事。而司機簡孝澤表示,未來希望能增加景點導覽的品質,內部人員的素質也要再提升,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吸引更多的民眾。

除了鐵牛遊內城之外,社區媽媽也教導手工製作,像是鐵牛力阿卡筆筒,或是手工紅龜粿,讓民眾不僅欣賞內城社區的美景,也能帶走屬於自己的紀念品。林坤鎮表示,既然鐵牛力阿卡已經成為社區的產業,希望居民都能從中獲得一些資源,也希望所有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為社區付出。

由社區媽媽帶領的手工藝製作,圖為遊客製作鐵牛力阿卡筆筒。


延伸閱讀

鐵牛力阿卡~遊內城

社區通-宜蘭縣員山鄉內城社區

內城社區啟動力,gogo鐵牛車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