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農與食物的產地」以性平角度重識科技

「女農與食物的產地」以性平角度重識科技 | 華視新聞

陳采妮、呂宗祐、王淯意

走進「女農與食物的產地」展覽,映入眼簾的是十一位女農夫的故事,有布農族人金蕉媽復育小米、越南新住民姐妹在台灣農地種出家鄉味、年輕女農許湘宜建立自然友善耕作農場等故事。邊邊女力協會認為,女農的耕種智慧也屬「科技」的一環,期許能透過展覽,將女性農夫的耕種智慧與故事訴說出來,推動具有性別平等視角的科技觀。

從酷兒運動到關注科技議題

邊邊女力協會成立於二〇一八年,「我們團隊的成員,在這之前,大部分都是在外國做酷兒運動的」酷兒理論認為性別認同和性取向不是「天然」的,而是通過社會和文化過程所形成的,邊邊女力協會秘書長張丹丹說,團隊成員在做酷兒運動的過程中,漸漸發現科技問題在現今的重要性,「像是要擔心政府的監控、數位訊息要如何安全傳達。」因此,二〇一九年確立了邊邊女力的團隊宗旨:「希望去推動具有性別平權視角的科技近用權。」透過檢視科技如何形塑性別關係、性別如何影響科技體制,推廣多元處境的科技觀與科技。

邊邊女力協會秘書長張丹丹。 攝影/呂宗祐

「之前在做國際平權倡議的時候會覺得有種無力感,好像正在做的,與日常生活很遠。」張丹丹說,因此邊邊女力協會期望以台灣本土的視角去推動性別平等的科技近用權,選擇從食農科技、長照科技與數位性別暴力等與台灣切身相關的議題著手開始。

邊邊女力協會發現,數位性別暴力問題不只在全世界,在台灣也越趨嚴重;在長照科技議題上,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熟齡女性、女同志長照需求漸漸浮現;另外,農業則在台灣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政府也開始推動食農科技,像是氣候、土地數據APP的使用,張丹丹說,他們作為女性主義組織,關注的是資本主義主導的農業結構下小農的處境與他們的科技近用權,而在這之中,他們也注意到,其實關於食農的許多知識,是由女性所積累出來,卻未被人們認識與了解。

邊邊女力協會致力於以性別平等視角推動科技近用權。 攝影/呂宗祐

「女農」展 訴說女性智慧

邊邊女力協會說,傳統上認為的「科學」知識,是在工業革命下被建構出來,而在建構的過程中,其實是排除女性的知識,但協會認為:「編織技術擴大了人類在不同季節的行動範圍,醃漬技術延長了食物的保存期限,烹飪工具的發明和發展則豐富了人們的味蕾生活。」因此像這樣的女性智慧,涉及到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都應該被視為是科技。邊邊女力協會便是致力於,通過檢視人類發展史中被遺忘的傳統知識,與被邊緣化的女性勞動存在,讓女性用生命傳承的生活智慧得以被看見,打造具有性別視角的科技觀。

張丹丹說,舉辦「女農與食物的產地」展覽,也是希望社會大眾去認真看待這些「沒被寫在書本裡的科學知識。」很多關於食農的知識,像是「傳統社會,誰在爲家庭準備食物?誰在負責貯存食物?」其實都是女性所積累的知識,但這些女性的智慧,並沒有被人好好看待,反而被認為是理所應當、無償的。

「女農與食物的產地」展覽,呈現十一位女農與農作、土地密切連結的故事。「紅土森林小宇宙」農場創辦人許湘宜,氣質細緻的外表,很難讓人連想到她是農夫,她說,務農其實也可以很優雅,不希望社會對農夫有「髒髒的、滿身是泥土」的刻板印象。

「在開農場前,我是上班族,星期一至五上班,假日則到自己租的小田耕作。」許湘宜踏入農耕的契機,是因為幾年前的食安問題,讓她開始當起假日農夫,在這過程中,她發現農地被污染的議題比想像中嚴重,因此在二〇一六年底,辭掉原本的工作,一頭鑽進農業相關領域,加入國際原生復育行動協會,到印度、雲南、尼泊爾、馬來西亞等國參與農業知識的教學與分享。

「我想影響的人,是真正在土地上工作的人」許湘宜談到會開創自己的農場「紅土森林小宇宙」,是因為想改變一些農夫對土地的不友善耕種方式,「我要自己去體驗,證明要如何兼顧生產與生態,才有辦法說服農夫友善耕作農地。」她解釋,慣行農業使用農藥與化肥耕作,這樣的農業型態只講究產量、大規模的單一面積種植。

「農夫為了讓作物長成消費者喜歡的樣子,必須要有效率讓作物快速生長,因此用了許多農藥。」許湘宜說,但這樣影響了微生物在土壤的生存,破壞了土壤的生態系,另外,大型機械翻耕造成成片土壤裸露曝曬,也導致土壤沙漠化,養分、生物的涵養都下降,因為農夫耕作的方式出問題,所以造成土壤嚴重劣化。

「紅土森林小宇宙」農場以自然友善的方式耕作,像是,許湘宜為了讓土壤生命力恢復的速度加快,快速提升土壤的多樣性,使用的是自製的「堆肥茶」,並以科學化的方式,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的培養狀況,包括是否有多樣化的細菌、有益的真菌、原蟲、線蟲等種類,以這樣的方式去耐心養育農地。

《女農與食物的產地》展訴說女農故事與女性智慧。 攝影/陳采妮
十一位女農有的是原住民、有的則是年輕人,展現多元女農面貌。 攝影/陳采妮

邊邊女力活動專案主任陳冠蓉主要負責此次展覽的規劃,她說,因為想要強調「產地」這個概念,所以他們試著去聯絡種植方式能夠展現台灣獨特性的女農,「有原住民的女農、新住民的女農。」,主要就是希望呈現多元、豐富的女農樣貌。

像是住在台東的布農族人金蕉媽就有著復育小米的故事。因為時代變遷,不同文化影響著原住民部落,原本種植小米的習慣,漸漸被強勢經濟作物如稻米、玉米和甘蔗取代,小米也逐漸消失在他們的餐桌上。但是金蕉媽始終無法忘懷小米的Q彈口感以及布農族的傳統味道,於是與丈夫一同復育小米。

小米因為不怕病蟲害,所以也不需噴灑農藥,最大的天敵是鳥類,但是因為布農族人強調與自然共生,所以金蕉媽也堅持不傷害牠們,而因為小米種植、收穫都需仰賴人力,但是部落青年大多移往城市生活,所以復育小米之路對金蕉媽來說並不簡單。

秀菊與阿德是兩位嫁來台灣的新住民姑娘,阿德嫁來台灣後遇上會家暴的丈夫,一路走來,好朋友秀菊會幫她分擔生活重擔,在阿德忙碌時,接送其小孩回家。兩人利用週末在桃園楊梅郊區耕作越南家鄉常見的空心菜,空心菜一年多生,適合生長於溫暖潮濕的氣候,三至四月播種,初夏即可採收,而台灣人熟悉的空心菜主要是土生栽培的「嫩莖空心菜」,秀蘭與阿德則是採用「水生栽培」種出清脆的、具越南家鄉味的「粗莖空心菜」。

另外,農地裡也種植了,可以用來泡澡、洗頭的「檸檬香茅」、具有清甜香氣的,常被使用於河粉等越南料理中的「越南薄荷」、俗稱「香辣蓼」的越南香菜,以及適合煮湯的「泰國甜椒」、葉子與根部都可以食用的「樹薯」。秀蘭與阿德在異地上相互扶持,種出的是滿滿對家鄉的思念與愛。

在展覽主視覺部分,則加入「魔法」元素,陳冠蓉說:「很多女性的知識或是植物的生長,就像生命力。」所以他們將每位女農塑造成女巫的角色,然後將女農種植的方式如友善耕作法、復育小米法也賦予魔力感,就是希望讓不曾接觸過種植的都市人,透過展覽,以有趣的方式學習知識。

此次展覽策劃人陳冠蓉。 攝影/呂宗祐

關心「數位性別暴力」、「長照科技」

邊邊女力協會也關心數位性別暴力問題與性別平等的長照科技議題。「數位性別暴力議題上,不只在台灣,也是世界越來越關注的議題。」像是就曾有屏東一名女子在網路認識一名男子,被該名男子說服傳送裸照給他,但隨後該名男子利用要散布裸照為籌碼,又威脅發生性關係。張丹丹說,女性在數位空間中,是否覺得安全,進而影響到她去使用網際網路的積極性與動力,就是數位性別暴力問題關心的範疇。

另外,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政府在長照2.0中即提到樂齡科技,也就是讓漸漸與人群脫離的長輩,可以藉由使用數位科技,找回生活的趣味性、滿足到社交需求,像是「前陣子,老年人會出外去抓寶可夢,或是藉由臉書結識新朋友。」但是,張丹丹說,社經地位相對弱勢的女性長者,則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學習到數位科技,她認為,這是長照科技訴求的缺口,是政府與協會將持續去努力的地方。

對於數位性別暴力議題,邊邊女力協會在二〇一九年做了為期一年的「焦點小組」討論,今年則根據去年的討論內容,出版了一本數位性別暴力手冊,向大眾介紹何謂數位性別暴力、各種類型的數位性別暴力型態,以及台灣地區發生的案例統整,最後則說明可應用哪些法律去達到懲治的效果。

在長照科技上,則透過舉辦「死小孩」工作坊,「死小孩」在此指不愛回家、避免與父母溝通的三十歲到五十歲的人,讓這些中年人在照顧家中長輩時,認識到長輩也具有的情感需求,而與長輩進一步拉近距離的方式,則可以先從教導其使用社群媒體平台開始,透過長照科技去改善他們與長輩的家庭關係。

邊邊女力協會也關心性別暴力問題與女性長者使用科技的議題。 攝影/呂宗祐

採訪側記

常常看著歷史書籍,回顧以往的社會,呈現的是多麼性別不平等的社會,回頭對比今日,就會慶幸今日平權觀念已經大幅發展,但往往沈浸在這樣的想法中,就會忘記我們應該要不時以「性別平權」的角度去檢視任何議題,以多元觀念去看待任何事情,才有助於社會進步,謝謝邊邊女力接受我們的採訪,讓我們以性別平等的觀點檢視到今日科技議題的不足。

延伸閱讀

Girls In Tech Taiwan 為科技業注入女力

女科技人學會幫助女性勇闖夢想

翻轉稻作價值 都市女孩下鄉打造尚水米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女農與食物的產地」以性平角度重識科技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