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婕秋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從111學年度開始,個人申請大學的書審資料,將改由學習歷程檔案中挑選製作,為了讓各界更清楚準備的重點,大學招聯會今(7)日正式公布「大學針對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審查參考原則」,同時也指出「三重二不」原則點出準備及審查的各項重點。
招聯會公布審查原則 「三重二不」為準備指標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招聯會)執行秘書戴念華表示,此次公布的「大學針對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審查參考原則」是彙整多年來書面資料審查經驗,其中「三重二不」原則分別是,「重視基本素養所展現的核心能力」、「重視校內的學習活動」、「重視資料真實性及學生自主準備」;而「二不」則為「不是學系所列的所有項次都要具備,大學重視多面向的參採」以及「不是以量取勝,重視學習過程的反思」。
新舊制哪裡不同? 學者:審查規則並未改變
至於是否和以往的審查有所不同,戴念華表示,其實就大學角度而言,就是已進行多年的備審資料,再加上電子格式改良提升信度效度,家長無須緊張。然而外界對於考試、招生有許多建議,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則強調,現行的考招制度「個人申請」,在第二階段書面審查就需要備審資料,111學年度並沒有改變現行個人申請相關書審面試規則,也未改變個人申請總成績的學測成績占比。
此外招聯會說明,從111學年度開始,學生可以自行從學習歷程檔案中「勾選」想讓大學看到的資料,上傳到系統彙整成備審資料,再由大學進行審查。因此,學生怎麼從所有檔案中挑選合適的資料,凸顯自身亮點,就成為重要的一環。
大學教授點出「學校要找對的 並非成績頂尖者」
另外,靜宜大學教務長鄭志文透露「大學真的會認真看備審資料」,不過,大學希望挑到「對的學生」而不是成績最好的學生,強調「真實」的人格特質。鄭志文認為,學習過程有無「令人感動的反思經驗」是關鍵,且過度美化的資料反而是危機,容易讓學生招架不住口試時的追問。
中央大學招生組長周弘偉也說,備審資料一定要「真」。無論是現行備審資料或是從學習歷程勾選出來的,大學對書面資料的審查目的都是一樣,從學生各項學習資料中,找出具備學系所需要的能力或特質,及高度申請動機的學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