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 拉大貧富差距|疫情後的危機|華視新聞雜誌

于 凡 採訪/撰稿 羅哲超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貧富差距是世界各國難解的嚴重問題,台灣也無法避免,尤其2020年疫情海嘯襲捲全台,全球經濟學者提出警告,疫情過後,貧富差距擴大將更為嚴重,對貧窮的焦慮,以及對富人的仇視,恐怕會引來階級對立、世代對抗,更無助於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弭平貧富鴻溝考驗才正要開始,打造均富台灣一起省思、尋找解方。

2020年5月,初夏雨紛飛,吳慶升坐著電動輪椅,在人潮絡繹不絕的板橋府中商圈,用國、台語,向行人兜售面紙、口香糖。

街賣者吳慶升說:「看看小姐幫忙買一包,看看幫忙買一包,面紙濕紙巾,身體就有些不足的地方,而且現在經濟也不是說很好,就碰到疫情的關係,生計生活上都有困難」。

在疫情未歇的當下,人們對他彷彿視若無睹,撐過紅燈和他擦身而過,好不容易,終於有人願意掏錢,吳慶升心存感激。

57歲的吳慶升,右眼配戴義眼,並有中風病史,行動不便,讓他找工作四處碰壁,最後接受新巨輪協會幫助,住在提供的宿舍,六年來以街賣謀生,而今年他感觸特別深。街賣者吳慶升說:「我們跟人家打招呼,人家看到都會怕,而且現在流行病,出去如果沒有戴口罩,也不能坐車,沒有戴口罩,出去要跟人家講話,人家看到你就好像看到鬼一樣」。

疫情衝擊,讓協會整體營收掉了一半,吳慶升每天12小時街賣,但再怎麼辛苦、還是賺不到生活費。

街賣者吳慶升說:「吃飯的零用錢,還有剩下一點點,現在等於都好像,連吃飯錢都賺不到了,現在三餐怎麼辦,也是靠著朋友接濟,親戚來救濟」。

新巨輪協會理事長陳安宗說:「農曆年過來,其實新冠給我們夥伴,帶來非常大非常大影響,所以這段期間,我們會做共食,讓我們夥伴們不會因為沒有出去工作,而少了這一餐」。

吳慶升演奏的中年貧窮悲歌,只是一個城市縮影,還有許多像他一樣的貧困者,在社會角落努力生存,面對疫情海嘯,窮人難以翻身,甚至跌入更深泥淖!騎著小綿羊,陳先生穿梭,家和工作地點。

擔任大樓保全的陳先生,今年工作更吃重,但能賺錢的天數,越來越少。大樓保全陳先生說:「大概有14天的班,但是現在目前公司,把我減班成為6天,少了快一萬塊的收入」。

陳先生大樓保全VS.公所服務人員申請補助說:「是哪個紓困紓困的,稍等一下,是申請紓困的案件嗎,對,借我看一下您的資料喔,好」。

生存兩個字,對社會底層的人們來說、真的很不容易,這天各地區公所擠滿了申請紓困的民眾,他們都想請領補助,解決燃眉之急。

申請紓困民眾說:「我已經跑第二次了,但是我現在把它那個資料有齊全,這樣就比較好處理,會不會過我不知道啦」。

台灣大學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說:「疫情的壓力,疫情的影響,必須把他財產拋售這樣的現象,如果到了慢慢擴大到房子這邊,也是這樣的話,問題就更嚴重,所以我是覺得政府可能在紓困的同時,事實上可能考慮到,他這些有房貸有車貸的人,這樣貸款的壓力,緩繳是我想是最比較不會有影響的,因為你叫他把免除他的貸款,有點困難」。

行政院長蘇貞昌說:「一兆救台灣讓大家度難關」。

總統蔡英文說:「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我們不能有絲毫鬆懈,就算疫情過去了,衝擊也不會立刻散去」。

勞動部長許銘春說:「除了排富,除了不重複領取補貼,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弱勢優先」。

窮者更窮、富者更富。

台灣大學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說:「還有沒有印象,在SARS期間,那時候也是整個景氣非常不好,勞動者他可能經濟的壓力,或者房貸的壓力,或怎麼樣,就把一些房子拋售,所以那時候很多財團,或很多有錢人,剛好利用那個時間,就去撿便宜的房地產,歐美看到的現象,就是已經有出現」。

但全國億萬富翁總財富,3月到4月卻增加約10%,2820億元,達到3兆2290億元,鏡頭轉到南非,半數人口處於貧困狀態,疫情封鎖,讓民眾生活更加雪上加霜,只能上街排隊領取糧食。

台灣大學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說:「最近這幾年隱隱約約,我們可以的感覺到,台灣有一股仇富仇商的心,原因是什麼,開始有些人覺得我一輩子都賺不到錢,為什麼你可以住豪宅,就可以知道,就是當社會的階級形成,階級跟上層階級和下層階級,對立的時候,整個社會的氛圍,社會的秩序就會開始出現變化,這對一個投資對一個經濟行為來講,都是不利的」。

記者于凡說:「縮小貧富差距,政府從三方向著手,分別是調高基本工資,稅制以及增加社會福利給付,像是連4年調升的基本工資,2016年月薪2萬8元,時薪126元,2020年漲到,月薪2萬3800元,時薪158元」。

基本工資調升後,月薪漲幅19%,時薪增加32%,行政院再修正所得稅法,包括調高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和特別扣除額,並調整中低收入老人生活、老農等津貼,最後是減輕幼兒和長期照顧負擔,最大目的是要拔肥鵝毛,照顧金字塔底層!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說:「坦白講,一定有它的限制,但這些不做,那更是等於袖手旁觀也好,或者等於完全不有作為」。

政府即使將縮小貧富,視為施政首要,然而貼補弱勢的財政來源,卻是最大的問題,加上失控的房價,更加深貧富鴻溝,面對這道難解課題,學者專家試圖提解方!

政治大學地政系前特聘教授張金鶚說:「就是囤房稅,針對四戶以上,課他累進囤房稅率,那他就沒有辦法去囤房,市場上房子必須釋出來,房子釋出來,那供給增加,房價就下跌了」。

台灣大學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說:「如果我們可以真的像北歐國家,對高所得人課徵比較稅,強化我們社會福利,讓我們社會福利,不是一種為了盲目的政治選舉買票,而是真的按照你的需要,給你一些福利,那這樣的話,我覺得我所期待的,最好的方法」。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說:「必須要讓這個廠商,能夠賺到更多的錢,他才能付更多薪資,所以我們建議政府,可以把產業重新,做一個結構調整,再來談加薪,我覺得會比較有利」。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說:「托育公共化加了400多億,長照就340億,這些雖然不是透過稅,或透過現金給付給你,但是包括服務提供也好,或者說必要津貼或補助,其實也是減少你的支出」。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籠罩全世界,傳染不分貧富,但貧富卻因病毒,而被拉得越來越遠,當各國防疫的同時,也得透過紓困、照顧弱勢,貧富難題。除了在稅制、社會福利制度上尋求解決,就業、產業和教育體制也要相互配合才能奏效。台灣想要消弭貧富距離、還有一段長路要走,而貧窮人想翻身、改寫自己的命運,更得挺過重重挑戰。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