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偏鄉起步的教育實驗|教育 在山海那一端 |華視新聞雜誌

陳璽鈞 採訪/撰稿 張書堯 攝影/剪輯  / 台東縣

日前,採訪團隊深入離島與各縣市,帶您看見長年來偏鄉學校師資匱乏,教師流動率高的困境。如何讓教育不再受限於距離?企業家方新舟,創辦的誠致教育基金會,正試圖尋求解方,他們借鏡美國專為弱勢學生設計的學習方法,改良成台灣更接地氣的創新教育模式,並且引進均一教育平台資源,縮短城鄉差距,激勵學生自主學習。這樣的教育實驗,已經在全台六所公辦民營學校展開,首先我們前進台東的桃源國小,帶您來看師生們的轉變。

女生戴著頭飾,男生披上白色織紋背心,全校師生換裝布農族傳統服飾。這裡是台東縣延平鄉的桃源國小,今天的校園看起來很不一樣。(台東桃源國小幼兒園學生),幼兒園孩子和小學一年級新生,用母語自我介紹。全村人齊聚一堂,為的就是六大祭典之一的嬰兒祭。

陳璽鈞記者說:「一般布農族傳統的嬰兒祭,是在七八月舉行,不過桃源國小結合了社區部落,在開學後的十一月,一起來為孩子祈福」。聲音來源:嬰兒祭主持人說:「用菖蒲咬一咬,放到他的額頭上面,希望以後這些壞的東西,不要侵入到他的身體裡面,能夠這樣很健康」。

為新生命祝福,祈求孩子平安長大,校方主辦的祭典,部落也動員上百人參加支持。古忠福部落耆老說:「這個不錯,因為我們是為了,我們的孩子還有孫子,所以他們這樣辦,還會增加我們布農族,有一點歷史,了解一下我們以前的祖先」。

洪小姐台東桃源國小家長說:「它其實很多元化,那就是把一些社區,或是自己布農族的傳統,融合在那個學校的生活裡面,我覺得很不錯」。

台東桃源國小學生說:「這時太陽被箭射傷了眼睛」。

學生用戲劇,呈現布農族的神話傳說,這裡的嬰兒祭不僅是儀式,也是最具文化意義的教育課程。鄭漢文台東桃源國小校長說:「讓孩子在投入學習的時候,跟他的生命經驗相互扣連,然後其次對自己的高度地自信,然後開始對向外的,知識的追求的渴望,就會越來越深」。

位於台東鹿野溪畔的桃源國小,距離台東市區,要三十分鐘以上車程。2014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實驗教育三法」,由企業家方新舟,創辦的誠致教育基金會,也投入創新教育研究。他們借鏡美國KIPP學校成功經驗,改良成更適於台灣的模式,2017年將桃源國小轉型成,台東縣第一間KIST理念的公辦民營學校,也就是重視孩子品格發展,培養文化素養,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台東桃源國小學生說:「布農族的氣象諺語,才會說彩虹是擋住雨的門」。

方新舟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說:「一方面看到美國的一個典範,二方面希望在搬的過程裡面,這個能夠接台灣的地氣,然後能夠長出,台灣自己的東西來,所以像我剛剛講的,這個文化力這個部分,其實就是我們自己長出來的」。

鄭漢文台東桃源國小校長說:「我會不斷地學習,我什麼都可以學,的確,我是專家學者,沒錯你是專家學者,為什麼校長會這麼高度肯定,你們是專家學者,你們出的題目,我們不是期末要考試嗎,你們每個人出的題目,就像我們老師出的題目一樣」。

桃源國小校長鄭漢文,擁有四十多年教育經驗,至今仍堅持親自教學,採訪這一天是六年級的自然課,有別於其他部落學校,孩子們容易怕生害羞,這裡展現了讓人意想不到的課堂風景。鄭漢文台東桃源國小校長VS.學生說:「相互討論一下,把重要的概念跟同學討論,你想到了什麼開始,颱風那個淤積泥土,泥沙淤積,然後那個水就沒辦法暢通,準備沙包袋」。

原本安靜的教室,校長一聲令下,討論聲量越來越大,學生滔滔不絕,分享自己的觀點,有時候表達方式,還很部落風格。陳韋少台東桃源國小學生說:「氣候變遷,為什麼會影響,人類呼吸的空氣」。

鄭漢文台東桃源國小校長說:「孩子們在學習過程當中,就會相互地去激賞,誰在這方面的能力,或是給自我肯定,所以在這環境布置裡頭,或是我們的小圍圈,或是課程裡面,都會刻意地去以品格為核心的,讓孩子投入去更想再學習」。

學生VS.鄭漢文台東桃源國小校長說:「因為每個人觀點都不一樣,所以你也可以,就是不要說出來,可以沒有關係,所以我們KIST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叫做慶賀錯誤說一次,慶賀錯誤,當有錯的時候,值得慶賀喔耶錯,為什麼要慶賀,失敗是成功之母,我還會再進步更甚以往說一次,更甚以往」。

陳韋少台東桃源國小學生說:「我今天要讚美王鄭宥翰,因為他平常都在鬧,就是上課的時候,都會一直鬧一直笑,然後今天上這堂課,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在這個課堂中,所以我就很讚美他,好謝謝」。

師生不分你我,圍成同心圓,互相分享所看所學,當中有稱讚感謝,也有檢討和包容。誠致的公辦民營學校,呼應108課綱,用獨有的教育文化架構,讓學生快速融入成長。邱家茌台東桃源國小學生說:「我最喜歡就是後面的圍圈,就是因為會把今天所學到的,可以告訴大家,然後並且可以知道,別人就是今天學到了什麼」。

柯韶函台東桃源國小學生說:「好玩,因為就是在學校,可以認識到更多新的東西,不是被被動的那種學習,就是感覺很自由,就讓我們想要學習」。

方新舟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說:「在偏鄉小校,一個老師要負責的事情(很多),他孤軍奮戰,所以偏鄉的老師,他流動率高,所以這個打群架,是一定絕對必要的,今天的體制,不鼓勵這樣的一個機制,那在我們KIST的裡面,就非常非常重視打群架,我們不但是在文化上面,我們在教學上面,我們都很鼓勵打群架,然後跟他一起,共同把孩子帶上來,這樣子的話才有轉機」。

江柏顥台東桃源國小老師說:「準備進行一場,可以用一個漂亮的成語嗎,戰戰兢兢」。

28歲的江柏顥,是這學期剛報到的新進老師,負責帶五年級班,打群架的概念,讓他不再感到孤軍奮戰。

江柏顥台東桃源國小老師說:「還沒開始教之前,有一段時間來參與,大概五天四天的一個課程,那一方面是很快,可以比較快融入這個系統,然後可以看到別的小師很有熱忱,對可以這個是很真實的,就是你可以被他們激勵到這樣子,我很訝異的就是我們學校的老師,是很樂意分享的,就是比如說要共備好了,她也很願意聽你的想法,那開學的時候,他很樂意教給你看,他甚至說這堂課,我幫你教都沒有問題,你就在旁邊看,然後我們再一起討論」。

翁宣羽台東桃源國小學生說:「這個積木,這隻熊」。

學生人手一台平板,看著螢幕唸單字,這一堂是三年級的英文課,行動載具的教材內容生動有趣,每個人還可以按照自己的進度練習。

翁宣羽台東桃源國小學生說:「只要我們完成老師的任務,我們就可以做平板,找那個英文字母,或者是我們沒有唸過的書,所以你很喜歡在平板上,找其他東西來看,對」。

温琋台東桃源國小學生說:「像課本如果普通的話,只是自己看圖片,想想看在做什麼的,可是如果用那種有動畫,還有那種唸的書本,還可以讓我們知道,那是什麼東西,他在做什麼」。

邱蓺媐台東桃源國小學生說:「很開心可以用那個平板,因為我之前在高雄,幾乎都沒有那個平板電腦,(也覺得)轉來的時候老師那麼好,都會關心到家裡事情,還有學校事情」。

在桃源國小老師對學生的關心,打破校園圍牆,更延伸到家庭和社區,(畫面來源:台東桃源國小提供)像是六年級的辛路雲,家中老屋修繕,就是靠學校媒合社福團體,還有師生協助,共同打造出新家園。辛路雲台東桃源國小學生說:「燈比較亮然後,是比較方便寫作業,所以有沒有覺得自己功課有進步,有,長大後搞不好有自己,有那個能力的話,就是可以去幫忙服務別人,所以妳的夢想是什麼,護士,就是因為這樣嗎,要服務別人」。

胡忠仁辛路雲父親說:「就很感謝他們,當初我也是嚇一跳,老師找我的時候,還有校長跟我講說,這個是不是可以,由學校來這邊幫忙,我說是真的還是假的,小孩子也很高興說,像我們這個改建之後,小孩子的學習能力就變比較好,然後她回來看書的時候,至少有那個桌子讓她看書,原住民裡面來講,那個數學跟英文比較差一點,所以在起跑上,最主要是在那個數學跟英文,所以她們去輔導我是很高興」。

台東桃源國小學生說:「我們沒有一隻小狗,我們有一隻小鳥」。

蘭塢思台東桃源國小社工員說:「有些是隔代教養,那父母親他沒有在身邊,針對比較需要補強的孩子,我們會比較多人力老師,關注在這個,需要幫忙的孩子身上」。

鄭漢文台東桃源國小校長說:「其實我們跟家庭是一起並肩的,因此我們部落跟我們學校,一起在發展一種關顧計畫,關心照顧,我們需要結合部落裡頭,不同的單位去協助,整個部落的發展,非洲的諺語說的,教育一個孩子需要全村莊的力量」。

方新舟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說:「要走得快就一個人走,那要走得遠的話,就是要有一群人一起走,我們希望能夠利用,教育這個方法這個機制,這個切入口把學校救上來,我們要是能夠把學校救上來,我們才有機會把部落救上來,能夠把偏鄉救上來」。

一個學校,承載了許多人對這片土地,對下個世代的期望!根據教育部統計,108學年度台灣有一千多所,六班以下的小校,他們面臨師資不穩定,文化刺激不足,以及家庭功能薄弱的困境,方新舟的團隊,用蘊涵著人文關懷,和文化力的科學方法,尋找翻轉偏鄉教育的解方,教育無法一步到位,但從師生們的身上,漸漸看到改變。而這場公辦民營的創新教育實驗,也將繼續擴散台灣各個偏鄉角落。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