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地理位置關鍵 成反送中新戰場

華視新聞 張珮雲 梁碩文 專題報導  / 香港

香港反送中運動從大規模街頭巷戰、遍地開花的模式,漸漸集中到中文大學、理工大學、浸會大會等知名學府後,港警先採取口袋戰術,圍住大學校區,迫使示威者撤離,最後轉往理工大學,爆發空前激烈的衝突,震驚國際。

理工大學為何是示威者撤退的首選?為何又是港警勢在必得的目標?原來這所大學附近是多個高架道路的匯集點,以及香港過港海底隧道的出入口,左右還有兩大地鐵站,進可攻退可守,因此成了雙方必爭之地。

17號晚上,香港理工大學成了港警和示威者的主戰場。示威者縱火,阻止港警攻堅。港警則團團圍住理工大學,甕中捉鱉一般地展開抓捕。雙方爆發反送中運動白熱化以來規模最大的衝突。如果時間往回倒幾天,香港中文大學提前結束學期,大批示威者撤守到理工大學,可說點燃了這一波港警和示威者激烈衝突的引線。

雖然港警視浸會大學、中文大學、理工大學等學府為示威者的橋頭堡,但理工大學的先天條件,讓它成為必爭之地。CNN記者寶拉漢考克:「這裡成了(反政府的)要塞之一,一些較激進暴力的示威者堅守此地,也有一些較和平的示威者和學生在此。」

因為此地情勢較為複雜,理大校內資源比較能支持勇武派打持久戰,除了有水有食物有醫藥防毒面具等、能自給自足之外,更重要的是這是一所理工大學,隨手可得的材料和設備形同一座小型兵工廠,讓示威者能自製汽油彈、強力彈弓、土製炸彈和改裝成釘子炸彈的瓦斯罐。

香港警司郭嘉銓:「大學校園已成為火藥桶,危險超乎評估」,香港警察公關科警司謝振中:「很遺憾看到學校被當作兵工廠軍械庫,裡面存了各種攻擊性武器」,這些致命武器讓警方攻堅有所顧忌。而理工大學的地理位置也是示威者看上它的原因。

CNN記者曼狄蓋瑟:「位於九龍的理工大學鄰近過港隧道,是連結九龍與香港島的戰略要地,理工大學附近,有地鐵東鐵線紅磡站和荃灣線佐敦站,抗議民眾很容易聚集或撤離。此外,附近是多條高架道路匝道出入口,更重要的是學校鄰近人稱紅磡隧道的過港海底隧道。

過港海底隧道1972年通車,長度不到兩公里,是目前港九之間距離最短、通行費最少的隧道,平日車流量就相當大,一遇到塞車,車流常會回堵。即使後來修築了東區和西區兩條海底隧道,但仍無法取代過港海底隧道的重要性。

從空中俯瞰,進了過港海底隧道,上方海水是維多利亞港,對岸是摩天大樓林立的香港島。過港海底隧道連繫著九龍和香港島,誰掐住過港海底隧島,就掐住了香港一條命脈。CNN記者寶拉漢考克:「從這兒沿路走過去的右側角落,是中國解放軍的營區。」過港海底隧道的戰略重要性,讓中國解放軍就駐紮理工大學咫尺之遙的槍會山軍營,以便就近掌控。

營區大門守衛半自動武器最近加裝了刺刀,凸顯情勢多麼緊繃。起初,抗議學生和民眾設路障造成海底隧道出入口回堵、接著示威者砸毀隧道出口的收費站,並從鄰近的天橋上往下拋砸雜物,阻止駕駛人行進。這等於廢掉了過港海底隧道運輸功能。為了拿回主控權,港警大動干戈,因此在理工大學校史上留下慘烈的一頁。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