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對中政策團隊成形 鷹派主導抗衡

拜登對中政策團隊成形 鷹派主導抗衡 | 華視新聞

綜合報導  / 美國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他有許多政策跟前朝川普政府有非常多不一樣的地方,像是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重新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等等。那麼外界也特別關注的是,拜登對中國的策略,走什麼樣的路線,畢竟川普時代,美中關係陷入低谷,拜登有什麼樣的用人哲學,來跟中國抗衡呢?拜登的中國隊又是由哪些成員組成?來看今(1)日的打開世界之門。

美國總統拜登說:「美國回來了美國回來了,外交重回美國外交政策的中心。」,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第一次外交政策演說,連續兩句美國回來了,就是昭告全球美國重回國際事務,與世界盟友重新建立聯繫的決心。同時也在這一天,確立美國對中國的立場。

美國總統拜登說:「我們也將面對直接挑戰美國的,繁榮安全與民主價值上,最嚴峻的競爭者中國。」,究竟拜登會重用哪些幕僚,與中國交手,外媒首先提到這一位。

這位歌聲了得的男子,就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他被英國BBC評點為,拜登政府中主要的中國政策幕僚,布林肯重視多邊主義,主張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但反對前總統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毫無疑問地對我們來說,中國比起其他國家,帶來最巨大的挑戰。但不論我們和中國,從哪一種關係的角度接觸,我們的姿態都必須是有力量的而非軟弱,這股力量要來自堅固的同盟,這會是中國所缺乏的。」

外交主張與布林肯類似的是美國國安會顧問蘇利文,他過去也是前國務卿希拉蕊非常倚重的幕僚成員,白宮國安顧問提名人蘇利文說:「我認為台灣議題沒有得到,關心區域情勢的美國觀察家,應有的關注程度。」

如果要談拜登到底多重視美中關係,或許從白宮新設的職位可見端倪,阿里郎新聞主播說:「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被預期,會指派外交政策專家康貝爾,擔任新設的『印太事務協調官』一職。」

印太事務協調官這個職位專門負責美國的亞洲政策,並擁有決策權,康貝爾過去曾效力於柯林頓和歐巴馬政府,遠見實務兼具,他認為美國應該與亞洲國家保持更緊密的關係,事實上康貝爾多次訪台,曾在蔡英文總統2016年當選後訪問台灣,拜會過蔡英文,可以說是老交情了,美時任亞太助卿康貝爾說:「總體策略的關鍵在於,美國與台灣要建立全面,永固非官方的關係,這是必要的。」

康貝爾在2020年12月透過視訊出席在台北舉辦的台美日三邊印太安全對話,他強調「不了解台灣重要性的時代」已經過去,康貝爾也被認為是在中國議題上屬於強硬的人士,除了布林肯蘇利文以及康貝爾。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主張要保證中國按規則行事。

美國駐聯合國副大使蒲杰夫(Jeff Prescott),中文流利的他是中國通致力改善美中關係,還有國防部長特別助理雷特納(Ely Ratner),強調美國要增強自身實力,不該把焦點放在新冷戰。以及中國軍情資深研究員出身的國防部主管中國的副助理國務卿查斯(Michael Chase)都是被BBC評點拜登對中國事務7位主要幕僚。

而彭博社則報導,從拜登的中國事務團隊成員,過去發表的文章和演說,可以說是滿屋子鷹派,包括這一位,美國進步中心前資深研究員哈特說:「中國共產黨控制所有事情,這是單一政黨控制的政權。將會幫忙檢討,前總統川普的中國政策。」

另外兩位中國事務官員,剛提到的國防部的雷特納(Ely Ratner),以及財政部的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兩人曾發表報告表示,「中國挑戰」太常被形容是未來的問題,事實上已經近在眼前。國安會的中國專家哈瑞爾也曾在報告中強調,美國自身必須在未來的產業鏈裡,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不過面對中國,這位高深莫測的對手,拜登團隊成員要如何整合出一致的策略,在在考驗每個人的智慧。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