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榮 / 台北市
報載主管機關宣布高雄市第三階段限水順延一週再檢討,主要依據有二、一是高屏溪流量略增,屬專業考量,二是市政府的建議,屬於政治性考量。這樣的決策當然是可以的,不過對於事後的評估,決策到底是好是壞,在就會產生混淆不清的結果,到底是經濟部水利署還是市政府負責,或者經濟部也願概括承受市府的政治考量?即使如此,還是應該儘量避免,終究「專業歸專業」,決策的品質才有改進的機會。
今天我們來談「不確定的預報與風險管理的決策」的觀念。首先大家沒有選擇的餘地,一定得面對「預報是不確定的」這個真相,因為這是科學的極限所產生。所有預報機構都有義務「完整」呈現預報的結果,包括其不確定的程度。例如5月分的雨量預報(圖),北部、中部、東部偏少的機率為30%,南部40%,不要把它錯誤解讀,簡化成「乾梅」或「偏乾」,因為「不偏乾」(正常+偏多)的機率分別為70%及60%,是遠高於「偏乾」的機率。媒體可能會錯誤解讀,但專業單位一定要完整詮釋其意義,不要讓誤解繼續傳遞、擴大渲染成今年是「乾梅」,因為不符合發布的預報資料。
有了「不確定性預報」的結果,就能下決策了嗎?還不行!所以氣象局絕不會是乾旱的決策單位,這也是媒體常有的誤會。這時主管機關「經濟部」就必須評估,1.如果乾旱最終沒有發生,但為預防,採取了一些措施,例如休耕、限水等,所必須的總花費。2.如果乾旱最終發生了,而不採取任何措施,會遭受的損失,例如高科技生產的損失、人民生活的不便等的總損失。1與2的比值就是所謂cost/loss ratio。假設這次休耕、限水…等,總花費為30億,但如果不防範而乾旱發生,全國產生100億的損失,兩者比值是30%,如果不確定預報「偏少」的機率是是40%,那就要下「抗旱」的決策,假設預報「偏少」的機率是20%那就還不須抗旱,這就是「不確定性預報的風險管理」的決策過程,完全專業考量,避免政治干擾。而且可以透過校驗証實,°這種決策過程可以讓全國的損失減到最小,但不能只看單一次個案,長期評估就能顯現效果。
對於所有天災,包括颱風、豪雨、乾旱…等,只要在預報上存在不確定性,都應該用「風險管理的決策過程」來處理,千萬不要依據超過科技極限的「單一預測」來作決策,是會讓全國人民承受不必要承擔的風險。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