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梅嗎還是溼梅

乾梅嗎還是溼梅 | 華視新聞

吳德榮  / 台北市

4月即將結束,乾旱尚未獲得紓解,到底5、6月梅雨季的降雨量如何?這是新北、桃園以南民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可惜的是以現今的氣象科技,能比較準確預報的期限大約只有7天,如遇到變化比較單純的,勉強可以延伸至10天,因此要電腦模擬未來兩個月的狀況,不確定性太大了,參考價值也很低。

目前氣象界常以「聖嬰現象」即中太平洋的海溫偏高時,來跟天氣的型態做相關,以做為長期預報的參考。不過在預測「聖嬰現象」是否發生?強度又如何?其中己存在了不確定性,這是第一個理由。猶記得去年初世界各國皆很有信心的預測去年底將有「強聖嬰」就是一個案例,結果與實際相去甚遠。目前很多的國家預報「聖嬰現象」將成形,有去年的教訓,又如何能確定這次是正確的?其強度又如何?大家在科技上面臨的瓶頸是類似的,因此這類預報,不確定性很高,並不適合來作確定性的推論,而據此就認為「今年是乾梅」。

第二個理由是:以歷史資料來看,聖嬰現象發生時,台灣的梅雨未必一定是「乾梅」,有時候是「正常」的,甚至於有些年還是「溼梅」,正因為「聖嬰現象」有強有弱,位置也未盡相同,其相關之天氣型態當然就非常複雜,過度簡化為「乾梅」或「溼梅」未免把長期預報看得太過簡單了,其間會產生誤差的因素,比逐日的動力模擬多太多了,詮釋時豈能忽略其「不確定性」,而簡單的說是「乾梅」。

像這樣的說法,在乾旱的背景下,是很容易吸引媒體的注意,而加以報導,就如同「尼泊爾強震」後,就有「專家一週前即知有強震」、「地球進入強震活躍期」、「雙重地震模式,十年後震更大」,這些報導,佔據媒體版面,完全不在乎說法己超越科技的極限:「地震無法預測」的鐵律。對閱聽人又有何益處? 媒體競相報導,徒然增加民眾被誤導的機會而己,真是「理盲」啊!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