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梅雨鋒如何

第一波梅雨鋒如何 | 華視新聞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今天5月1日,己正式進入梅雨季。由最新的電腦模擬資料顯示,未來一週有兩波鋒面系統影響,都是移動性的,還沒有滯留鋒的特徵,但水氣會比4月分略多,氣溫也較高,也就是說大氣比4月不穩定,更容易帶來大的雨勢。第一波在週(3)日下午接近,中部以北、南部山區會有局部性的雷雨,下週一(4日)鋒面影響,帶來比較大的降雨,下週二(5日)鋒面通過,天氣漸緩和,下週三(6日)大多是晴時多雲,山區午後有零星降雨。下週四、五(7、8日)第二波鋒面系統影響,又會帶來降雨,其中也會有比較大的雨勢。下週六(9日)天氣又好轉。兩波鋒面的強度不同,第二波比較強,所帶來的雨量也會比較多。至於氣溫的變化由於鋒面之後的冷空氣都不強,所以低溫只會略為下降,而高溫的下降在下週一及下週四、五會因雲多降雨,幅度反而比較大,不過感覺上都只是略轉涼而己。

仔細檢視電腦模擬,會發現另外還有一個天氣系統,會引起大家的興趣,大約在下週三(6日)前後,關島附近,可能有熱帶氣旋(颱風)發展。如果真是如此,這又代表什麼意義,對梅雨季的降雨,又會造成什麼影響?這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首先要瞭解梅雨季滯留鋒的形成,是北方冷氣團與南方暖氣團,勢力相當,形成對峙的結果。如果颱風的形成是在滯留鋒形成之後,就會破壞平衡的狀態,因為颱風會推擠它北方的暖氣團,而暖氣團推動冷氣團,滯留鋒離開原位,變成移動性的,影響也會減小,通常大氣需等到颱風離開,南、北氣團重新調整滯留鋒會再度形成,像這樣的過程常需耗掉1至2週。

所以如果是發生在梅雨季的末期,滯留鋒被颱風破壞後,己來不及重新調整,就進入夏季;因此過去才有所謂「颱風會結束梅雨」的說法。如果颱風的形成是在梅雨季初期或中期,滯留鋒受到破壞,但1至2週後,又重新生成,而又有所謂「二度梅」的說法,。如果颱風生成時,滯留鋒尚未形成(4日及7、8日皆是移動性鋒面),自然也沒有滯留鋒受破壞的情形,不過這也顯示未來形成滯留鋒,恐怕還需一段時間。至於梅雨季有颱風形成,對梅雨季雨量的影響,視個案而定,有多種結果,並無定論。,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