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榮 / 台北市
大約30年前,氣象局的預報還有「入梅」、「出梅」的預報,但是月、季的長期預報受限於科技能力,其實「預報技術」是很低的,即使到目前,預報技術的進步也很有限,準確預報「入梅」、「出梅」還是有困難的。當時常面臨己宣布「出梅」了,但隔一、兩個星期,北方高壓稍微增強,太平洋高壓稍微減弱,滯留鋒及不穩定的西南氣流又回到台灣附近,再度帶來大量降雨,只好稱這種現象為「二度梅」。其實真正原因是去預報超過「預報能力」所能預報的,只好這樣處理,並非大氣有何特殊的變化。過度的預報(over forecast)是從事預報作業的人時時要引以為戒的。最近的案例,在5月初,有人利用「聖嬰現象」發展,引用國外資料,預報今年是「乾梅」一樣,都做了過度的臆測。結果呢!是會折損民眾對氣象預報的信任度。目前在長江流域的滯留鋒未來一週不再南下影響台灣,但兩週以後的變化呢?以目前的科技是無法產生可信的資料的,何不「步步為營,靜觀其變」,何必去做超過「科技極限」的臆測。
目前氣象局已不再去預報梅雨期的「入梅」、「出梅」的日期。主要理由有二、一是超過今天的預報能力,除非將來逐日預報的能力可以延申至30天以上,否則在5月初就在預測何時「入梅」、「出梅」?那豈不是都在猜!今天我們在學理上己知是不可能做到。二是依滯留鋒位置定義梅雨,每年長短不一,累積雨量的比較,就會增加很多問題。所以氣象局把5、6月定義成台灣梅雨期,其中不論是滯留鋒的降雨,或者是午後對流性降雨,甚至於颱風降雨,對於水資源的貢獻都是一樣的。評估月、季的雨量變化也比較清楚,而不再去拘泥何時「入梅」、「出梅」。
未來一週的天氣,最新的電腦模擬資料顯示,滯留鋒在長江流域與台灣北部海面之間徘徊,天氣晴朗,氣溫也偏高,台北都會區離海面遠,海風調節弱,故下午的高溫達35度以上,週三、四(10、11日)甚至於會超越36度。降雨在週三(10日)至週五(12日)都很少,午後鄰近山區有一點機率,另外在清晨「陸風環流」與西南風的輻合作用,南部沿海也有零星降雨的機會。週六(13日)至週(14)日滯留鋒在北部海面,大氣比較不穩定,午後對流會比較旺盛,需注意雷擊、強風、瞬間大雨。下週一、二(15、16日)滯留鋒又北移至長江流域,台灣又比較穩定,天氣熱,午後山區的對流也很零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