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8 18:10

八斗子出現水龍捲 氣象專家吳德榮解密!

八斗子出現水龍捲 氣象專家吳德榮解密! | 華視新聞

黃育仁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今天(8日)早上11點多,在八斗子潮間公園,觀測到持續了2分鐘的「水龍捲」,氣象專家吳德榮在「洩天機教室」發文指出,這個水龍捲(Waterspout)的發展條件,是因為該區有強的水平風切造成氣流旋轉,而輻合作用則使大氣垂直伸展,如同溜冰旋轉時,將伸展的雙手回收,使轉速加快而形成。梅雨季與颱風接近時,大氣條件經常會發生水龍捲,但八斗子的情況,又須歸類在另一種。(翻攝洩天機教室)

吳德榮「八斗子水龍捲解密」全文:

根據媒體報導及其附的影片顯示,11月8日11時左右,八斗子潮間公園觀察到水龍捲,持續約2分鐘。由氣象局的觀測資料,11時的可見光衛星雲圖(圖)可清楚觀察到繩狀雲(loop line)的尾端正好抵達基隆,代表該區有強的水平風切造成氣流旋轉,而輻合作用則使大氣垂直伸展,如同溜冰旋轉時,將伸展的雙手回收,使轉速加快,提供水龍捲(Waterspout)發展的條件。落雷偵測系統在11時前後並無雷擊現象,衛星雲圖也無強對流胞在基隆附近發展,可見當時大氣是穩定的,其與伴隨超級胞(supercell)而生成的龍捲風(tornado),形成機制不同,強度也有差異。

台灣在春季、梅雨季當西南氣流增強時,因地表摩擦在低層(2、3公里)大氣有垂直風切,常遇大氣不穩定而有上冲及下沉的氣流,將原本垂直風切扭轉成水平風切而產生旋轉,而形成龍捲風,故以4至6月,在西南部最常發生龍捲風。另外,颱風靠近時,其行進方向的右手邊風速最強,地表摩擦造成的垂直風切也最大,也可能被扭轉成水平風切而產生旋轉,故在其中偶爾也有龍捲風發生。這兩種龍捲風都歸類於tornado,其旋轉的來源是垂直風切,且大氣必需是很不穩定的。

八斗子發生的龍捲風則歸於另外一類,以其發生地點的不同,稱水龍捲(Waterspout)或陸龍捲(Landspout),生成機制為水平風切造成氣流旋轉,而輻合作用則使大氣垂直伸展,使轉速加快,與大氣當時的不穩定度沒有關係。偶爾會在微弱的鋒面上或者陸風與盛行風的輻合區內產生,在春、夏以外的季節也可能發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