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台語新聞雜誌】 職場媽媽超能力爆肝過勞!聽見她們的心聲

李宜庭 李宇承 施幼偉  / 台北市

台灣在2018年出生的新生嬰兒,一整年只有18萬1千6百01位,總生育率降到1.06、創下8年來的最低!生育率,反映婦女一生中生育子女的總數。一般來說,至少要達到2.1,才能維持人口數不會隨著世代更替而萎縮。搶救少子化危機、行政院祭出利多,但為什麼台灣婦女仍舊不想生、或不敢生呢?母親節特別報導,首先我們要帶您來聽聽、職場媽媽的心聲!在工作和家庭之間、蠟燭兩頭燒,多數的職場媽媽就像是戰鬥陀螺,身心焦慮、甚至天天過勞。根據人力銀行的統計,台灣有將近六成的職場媽媽,認為自己在一整年當中,真正的「休息日」、連"一天"都沒有!像這樣的「爆肝媽媽」、「過勞母親」,全台灣有超過160萬人!而華視新聞團隊也採訪到一位單親媽媽、因為無法安心托育,只好硬著頭皮懇求雇主、帶著三歲的幼兒一起上班,形成一幕、職場上特殊又心酸的場景。台灣的職場角落裡,媽媽的委屈、職業婦女的無奈,帶您一起來關心。

節目開始前就馬不停蹄,與主持人對腳本,跟導播確認燈光、音樂,還得顧及直播內容,才能吸引網友眼球。挺著第二胎四個月大的孕肚,在攝影棚跟辦公室忙進忙出,她是網路直播平台製作人今年33歲的職場媽媽蘇筠家。

直播倒數屏氣凝神,開播後,蘇筠家也沒閒著,不只要兼任場控,還得充當小編跟網友互動,直到節目穩定進行,這時她才鬆了一口氣,臉上終於露出笑容。

工作事多繁雜,跟來賓敲通告、撰寫直播企劃,每次錄影,得一路從11點,忙到下午1點直播結束,才能坐下來休息、用餐。身兼職業婦女與母親兩大角色,下了班還有第二個戰場!

晚上6點一到,趕緊把工作收尾、打卡下班,跟時間賽跑、分秒必爭!因為上下班尖峰時間,從公司騎車到保母家,至少得花上40分鐘。

採訪這天,正好下起大雨,蘇筠家焦急情緒全寫在臉上!就怕塞車,乾脆改變計畫,車不騎了、趕緊跳上計程車,抓準時間、一路趕往保母家。

計程車穿梭車陣,長長車龍、一路塞,一停等紅燈、蘇筠家更加心急如焚!儘管6點準時下班,但每天趕抵保母家,已經是7點多,更別說遇到下雨天這種「突發狀況」。同時間,鏡頭轉到另一邊。

家長們陸續接走其他小朋友,蘇筠家快4歲大的女兒羊妞,本來笑得開懷,但眼見另一個玩伴的阿嬤也來了,她眼巴巴望著門外,爸爸媽媽呢?怎麼還沒來?

邊扶著肚子小跑步上樓,晚間7點20分,蘇筠家終於接到寶貝女兒!但果然,還是最後一個。上班勞心勞力,下了班還得再接再勵,這是職場媽媽每天的日常!

緊湊如行軍,在外奔波一整天,返家後,儘管還要做家務,陪小孩玩遊戲、念故事書,但女兒的歡笑聲,就是最好的調解劑。因為要是換成以前,這時間蘇筠家恐怕還困在工作裡。

如何兼顧家庭與工作找不到出口,是許多職場媽媽的真實寫照。蘇筠家,當過好幾年電視台社會線記者,婚後生了小孩,卻發現要找到平衡點,真的好難。加上24小時待命、沒日沒夜的記者工作,想要再生一個小孩,現實面卻困難重重。

女兒的真實反應,讓蘇筠家毅然決然為此轉職,從電視台到新媒體再到一般企業,放棄了夢想換得平衡,也順利懷上第二胎即將成為「二寶媽」。工作時數擠壓家庭生活,間接剝奪職業媽媽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刻,每當遇到小孩生病必須臨時請假,更得做好心理準備才敢開口。

職場媽媽忙得暈頭轉向,傾注全力舞動雙臂,宛如擁有超能力般,直到就寢前的每分每秒,都可能還在忙碌著。不想被工作與家庭瓜分分身乏術,有媽媽則選擇自由業,但時間分配依舊是個難題!

32歲的單親媽媽怡貞,是連鎖健身房的瑜珈老師,但小孩開銷大,為了增加收入,她賣車、賣房,籌備經營餐酒館,個性正向、樂觀,但堅強背後,她卻經歷了一段人生低潮期。

獨自一人撐起甜蜜的重擔,怡貞3歲半的兒子盤盤,在2歲前時常生病,怡貞的授課範圍,本來是涵蓋北區,但兒子一生病,她就得請人代課、不斷請假,最後只能陸續將手邊的課放掉,收入卻也因此銳減。

經濟壓力、工作無力感,再加上媽媽的責任感。職場媽媽長期身心俱疲,像個戰鬥陀螺般不斷旋轉,卻少了屬於自己,能喘口氣的時刻,導致最後身心靈完全失衡,怡貞同樣走過這一遭。

克服職業婦女被工作與家庭夾殺的處境,怡貞重新走回軌道,因為兒子語言學習慢,她擔心工作時,無法照顧小孩,最後只好請求雇主、讓她帶著3歲的兒子到職場。

媽媽在教室內教課,盤盤在教室外,隔著玻璃,媽媽走到哪、眼神就跟到哪;有時手中還拿著玩具,就開始學起瑜珈動作,一小時的時間、安靜等待,也成了健身房內最特別的景象。

根據人力銀行網路抽樣調查,有5成9的職場媽媽,認為自己在一年當中,沒有一天是真正的休息日,如果以全台職場媽媽有273.1萬的人來推估,這些蠟燭兩頭燒的「爆肝媽媽」,就大約有160萬人,身心壓力之大,辛酸、無奈只能往肚裡吞,更別說還得面臨職場上,種種外在壓力。

需要分擔家中經濟,許多已婚婦女,不得不外出工作,但因為媽媽的角色,薪資比照同年資的男性,卻得面臨同工不同酬的問題。雙面焦慮導致勞參率降低,投入職場的女性,得付出更多心力,而儘管有育嬰留停制度,但當面對公司人力空窗期的壓力,真正請育嬰留停的比例並不高。

婦女團體指出,若是企業肯祭出更多元工作型態、給予更彈性的空間,政府則是祭出政策、給予更多保障,才是職場婦女紓解壓力的解方。職場媽媽超能力,但若持續消耗,熱情與精力總會耗盡,仍須透過家庭後援職場環境,政府政策等各方改善,才能持續用滿溢的母愛撐起事業與家庭。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