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新竹縣
教育,是百年大計。該怎麼讓枯燥的課程、變得更活潑有趣呢?近年來,台灣各中小學掀起主題式教學的浪潮。老師們試著運用同一個主題,串聯起各個學科共同教學。比方說,要讓學生認識客家文化獨有的方口獅,可以在社會課介紹文化背景,可以在美術課動手DIY,還可以在體育課請專家來教孩子們傳統的舞獅。類似的教學方式,在芬蘭已經實行一段時間,並在2016年正式引進台灣。4年下來,台灣已經有52所學校、超過三千位學生參與。華視新聞雜誌和遠見天下文化基金會合作,帶您看見教室如何變得不一樣。
嘹亮的鑼鼓聲,響徹開闊的操場,舞獅翻騰起舞,大小臉生動活潑!他們是新竹縣芎林國小的方口獅隊。從三到六年級學生組成的方口獅隊,雖然身手不如大人專業,卻也頗具架勢。今天他們除了表演,還有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擔任小助教。
隊伍前頭帶大家練基本功的,是舞獅教練鄭書楙,也是今天體育課的「代課老師」,有別於平常的打球跑步,主題式課程中的體育課,可以練功還能聽故事。
原本以武術強身的方口獅,是客家獨有文化,2003年芎林國小為了延續在地傳統,成立客家獅學生社團。 2016年遠見天下文化基金會,將在外國實施已久的「主題式教學」帶進台灣,從雙北到宜蘭,已有52間學校,超過3000位學生參與,2019年更前進新竹的芎林國小。
學會舞獅,還能DIY可愛縮小版獅頭!主題式教學打破傳統,分科獨立上課的框架,用同一個主題共同教學,有美術課的勞作,體育課實際操練,還有社會課的歷史背景介紹,各科串聯找回客家方口獅,過去的歷史記憶與文化脈絡。
看著投影片,學生眼神發亮,專注的聽老師解說!多年來重視環境教育的茄苳國小,也加入主題教學的行列,運用一週的課程,打造更有「藝」思的校園。
茄苳國小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蝴蝶更是學校特色,師生合作分組討論,輪流分享故事,勾勒出他們對校園的想像。教室裡學生上課,不再是被動無聲,而是主動參與,更樂在學習。
除了操場上的大池塘,和回收場的花園,最難的挑戰,就是坡道上的3D彩繪。這時主題式課程中,數學課學的透視比例派上用場,彩繪任務順利完成。
探索聲音的奧妙,華山國中混齡教學,擺脫生硬的自然課,除了基本的科學介紹,聲音領域的新詩創作,甚至聲光實驗,實作手工喇叭,讓學生做中學,更能理解原理。
蒐集校園的聲音,製作專屬學校的聲音地圖,主題式教學把教室搬到戶外,課程設計創新多元,整合教育取代從前,各個獨立學科,讓老師們必須互相合作,也從中獲得刺激和啟發。
2016年全球教育改革領頭羊芬蘭,啟動新課綱,以主題式學習為教育方針,而美國、歐洲、紐西蘭和日本,也已實行多年。隨著108課綱正式上路,孩子在課堂外的多元學習,以及如何應用在生活上,逐漸受到重視。結合各科目領域的主題式課程,顛覆傳統走出書本,為孩子創造不同的教室風景,也找回上課的樂趣。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