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加油 謝謝暖心醫護|防疫之戰 華視全紀錄|華視新聞雜誌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2019新型冠狀病毒全球肆虐,台灣相較之下,大多數病例可以追溯到感染源,病毒並沒有大規模擴散。但日前發生了第一起在醫院裡的院內感染事件,案例編號第34號的一位50多歲確診婦女,在北部醫院住院時,陸續傳給護理人員、清潔工、和陪病家屬!

院內感染會不會造成疫情進一步擴散、而一發不可收拾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令,要求各大醫院啟動分艙、分流,從醫院的入口開始,就把有疑似症狀或疫區旅遊史的病患,和一般病患嚴加區隔。

而醫院裡,從護理人員到清潔人員也必須分成不同單位、專責分工。不論醫生和護理人員身處第一線,救治民眾的生命健康。還必須對抗病毒、防止疫情在醫院內擴散。身、心,都承受著極大的壓力,面對華視新聞的鏡頭,就有護理人員坦言,他們每天都很擔心,會不會把病毒带回家傳染給心愛的家人。

儘管如此,他們仍然堅強地、秉持著踏入醫護界的初衷,守護全民的健康。一起來關心醫護人員的犧牲奉獻、和他們的心聲。

急診室外,架起帳篷設置發燒篩檢站,病患得先經過第一關,量測體溫,填寫旅遊史、接觸史,才能進入院內。

新冠肺炎疫情威脅,醫院把關滴水不漏,不讓病毒進入,採取分流做檢傷分類。就在採訪過程中,來了一名突發個案,病患有發燒、呼吸道不適症狀,又有中港澳旅遊史,敏感時機不敢大意,整個發燒篩檢站,氣氛變得緊張,提高警戒,傳送人員立刻穿著隔離衣全副武裝,大動作進行消毒,不放過任何角落。

緊接著發燒病患被帶到第二關,抽血檢驗以及照X光都得移到戶外進行,檢驗報告發現肺部有異常,急診室防備立即升級,再度穿上隔離衣,淨空急診通道,直接送往負壓隔離病房。

高規格防疫、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已經成為急診室的日常,以新光醫院為例,平均一天就有10個以上需要採檢案例,守在防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正承擔著極大風險。

2月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台灣爆發首起院內感染事件,案例編號第34號的確診婦女,在北部醫院住院時,陸續傳染給護理人員、清潔工、和陪病家屬,防疫第一線敲響警鐘。

指揮中心要求各醫院分艙分流,醫院也擴大防疫規範,台大醫院住院病人只能有一名陪病者,每時段訪客限兩名, 新光醫院陪病家屬也僅限一名,北市聯醫有門禁管制,和平院區則是專責醫院,禁止一般探病,林口長庚一般病房也暫停探病。專家提醒,台灣防疫要拉高等級!

防疫前線,醫護人員正承受莫大的壓力!但他們沒忘,進到護理界的初衷,自疫情爆發以來,義無反顧披掛上陣。

2月3日深夜11點多,第一架從武漢返台的專機抵達桃園機場,醫師、護理人員包得密不透風,挺進第一線,替乘客做初步篩檢,247人中有一人發燒、兩人喉嚨不舒服,立刻轉往醫院隔離治療。

經由專機返台的疑似個案會按照規範,先由救護車載往感控通道直接送進負壓隔離病房,走感控通道,遵照標示走,讓疑似或是確診個案,完全不會跟一般人接觸,直接進入負壓隔離房。

其他進到檢疫所的台商與民眾,14天內不能離開,生活起居、都是由護理人員細心照顧,在醫院服務36年的督導長富柏英,不僅到機場接機,也率先攬下檢疫所的照護工作。

臨危受命,風險更高,心中要承受多大的心理壓力,外界難以想像,面對首次專機返台,讓檢疫所內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專責的醫院,每天派出5位人員輪班,院內的護理人員則是自告奮勇,都希望能加入團隊,替台灣打下漂亮一仗。

擁有醫護經驗25年的張素娟護理長,也是在自願名單中,第一天的檢疫所工作混亂,不僅要面對病毒的威脅,還得安撫人心的恐懼。隔著一道牆,一扇門,醫護人員給了檢疫者最大的溫暖,但即便已經身經百戰,他們心中仍存有疑慮。

護理長與這群資深的醫護團隊,幾乎都經歷過17年前的SARS,帶著抗疫經驗,繼續無畏奉獻。正面迎擊新病毒,這是護理人員不可抗拒的使命,這份無所畏懼,也感動了在檢疫所內的民眾,紛紛用紙條寫下心底最深的感謝。最前線的防疫工作,不容閃失,但要真正阻絕病毒侵襲,最重要的是全民防疫,杜絕社區傳播、得從你我的生活做起。

在公司擔任客服企劃的Emily,一到公司先量體溫、領口罩,手部消毒,就連桌面也都擦拭一遍才能安心。為了避免員工出入公共場合,午餐改採外送訂購,開會改成電話連線、同時減少出差和出國、防疫徹底執行。

在台北市光武里,里長嚴陣以待,小朋友最常碰的公園遊樂設施,全都用消毒水擦一遍,公共空間、門把也都不馬虎。將漂白水稀釋調和後,發放給里民使用,要從居家消毒做起,就有感染科醫師憂心,台灣目前的零星社區感染,恐怕會從「家庭傳播鏈」脫離,進入社區不明顯的傳播。

在嚴峻的疫情衝擊之下,你我都無法置身事外,防堵疫情擴大,得靠全民共同努力,更慶幸有這些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無私的奉獻,用熱忱與專業、幫助台灣挺過艱難時刻。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