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改造 塑膠袋華麗變身 |廢而不棄 異想文創|華視新聞雜誌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你有想過我們每天使用的塑膠袋,也能成為裝置藝術品嗎?有一群新創年輕人,成立了「廢青不廢」工作室,將塑膠袋回收,運用在各種設計上,像是台南虎形山正在展出的空山祭,就是將塑膠袋編織成為蜘蛛網造型,加上夜晚燈光陪襯,成了柔美的藝術品,也有舞台設計總監,將塑膠袋做成道具、服裝,賦予廢塑膠的再生價值。

綠意盎然的公園中,妝點上繽紛燈飾,為原本人煙稀少的台南龍崎,注入一股奇幻氛圍,也替這座虎形山公園、開了一道藝術大門。

這裡台南龍崎光節空山祭,找來藝術家幫整座公園點綴,而這個像是蜘蛛網狀的裝飾品,全部都是利用回收塑膠袋製作而成,綿延300公尺長的裝置藝術,晚上一點燈,立刻染上璀璨色彩。

打上柔和燈光,點亮山林的寧靜,空山祭是台南龍崎首次舉辦的盛大藝術祭典,其中展現環保概念的作品「團結織網」,則是藝術團體「廢青不廢」的創作,共計耗時一個多月,使用了將近1000個回收塑膠袋,剪出條狀後編織而成。

工作室裡,桌面、木櫃上、擺放滿滿的廢棄回收材料,想要編織出空山祭的巨型蜘蛛網,得由多人接力才能完成。「廢青不廢」的創辦人楊芳宜,念的是藝術管理,原本從事美術行銷工作,2016年,去了一趟距離台灣4000公里的青藏高原,讓她的人生有了不一樣的轉變。

廢棄塑膠的再利用,成為楊芳宜的設計主軸。她串連藝術家和設計師共同發想,讓廢物「不廢」,更有了嶄新面貌。

33歲的彭宇弘,也是「廢青不廢」的成員,從事舞台設計的他,把回收塑膠袋創作搬上舞台,從布置、道具到服裝,打造出他的異想世界。打倒塑膠怪獸,把環保概念融入故事,除了用舞蹈呈現,也成為巡演素材,要讓環境教育、深入校園扎根!

台灣每年使用165億個塑膠袋,全球年用5兆個塑膠袋,塑膠垃圾漂入海洋,我們的地球環境正遭受危機。這些熱血的六、七年級生們,他們看見了、並化為具體行動!

即便手上沾滿汙垢,但他們依舊秉持信念,用創意讓廢塑膠有了新生命、重新定義廢材再生概念,這群新創年輕人,正在用藝術價值,讓環保的新革命,默默在你我的生活當中,持續發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