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開放進口,政府要求業者必須標示產地,為了證明只賣台灣豬,不少攤販像貼春聯般,把衛福部、地方政府、網路下載的各種標章、貼紙,加上屠宰證明等文件貼好掛滿,但還是有消費者上門時會有疑慮,購買時都會多問一句是不是萊豬;也有人表示,標示產地的標章多樣化、沒統一,容易混淆,不知道哪個標章有公信力。
豬肉攤商說:「貼紙從哪來肉品公司給的。」來到高雄的英明市場
產地標章沒統一性,屏東市場內的攤商們,為了不被消費者質疑,乾脆能拿到的標示,包括屠宰證明都貼好掛滿,看看豬肉攤上,一共有張貼三種不同的證明和標章,老闆也很無奈,豬肉攤商顏先生說:「三角形的就是進口的,如果那兩個標章圓形的就台灣的,很亂啊不然要怎麼辦。」困擾的不只店家,對消費者來說,也不知道哪種標章才有公信力,店家楊小姐說:「太多的標章反而會誤導消費者,是要看哪種標章,對業者也是一種困擾。」民眾說:「我們有固定在買的攤販,那個都會比較信任他們。」
制度剛上路為了讓民眾安心,也有市場攤販,要賣加工肉品,就直接把豬肉調味料擺出來,再捏製貢丸來販賣,但還是希望,未來政府能將標章統一,讓店家和消費者都能比較安心。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