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新聞】鑑識團隊升級! 破解隱藏犯罪證據

林仙怡 宋佾璋 戴榮賢 報導  / 台北市

說到台灣史上三大懸案!絕對會想到、1993年發生的尹清楓命案,以及1996年的劉邦友血案,和彭婉如命案,經過了20多年,仍舊缺乏關鍵有力的破案證據,原因在於、刑案現場第一時間被破壞、犯罪資料庫的建檔、以及科技的不足,如今鑑識工作的技術、更加成熟,但卻又面臨新的挑戰,那就是3C產品所衍生的「數位鑑識」領域。

今天的真相急先鋒,要帶您走進「數位鑑識中心」,看看警方如何層層破解,隱藏在手機中的、犯罪證據。海軍上校尹清楓,1993年12月10號,被漁民發現,陳屍在宜蘭蘇澳外海,死亡原因,更從輕生變成他殺,尹清楓所經手的四件海軍艦艇採購案,包括6艘拉法葉艦在內,總預算高達新台幣1152億。這其中牽扯的龐大利益,始終被懷疑是害他喪命的關鍵因素。

1996年11月21號,台灣治安史上出現第二起懸案,桃園縣長劉邦友和縣議員,秘書保鑣等一共九個人,在兩坪大的官邸警衛室裡,遭到行刑式的開槍,最後只有縣議員鄧文昌生還,有目擊證人有生還者,還有11枚指紋和兇嫌的血型、DNA,看似兇手呼之欲出,最後卻還是徒勞無功。

最關鍵的命案第一現場被破壞,鑑識人員就少了許多用武之地,即使可疑兇嫌一一現身,卻總是缺乏最直接有力的犯罪證據,破案的承諾沒有時間表,不幸的是,劉邦友血案後第10天,高雄再度爆發,史上第三大懸案民進黨婦女部主任,彭婉如命案。

彭婉如的最後身影,出現在高雄市尖美大飯店,上了計程車後卻從此人間蒸發,最關鍵的證據,就是一輛福特天王星計程車,投射在附近店家玻璃上的影像。在20多年後的今天科技的進步,讓刑案鑑識能夠留下更多科學的證據,但更新的犯案手法和工具,也讓鑑識人員面臨新的挑戰。

走進數位鑑識實驗室,數位鑑識人員將刑案現場發現的手機,透過特殊軟體調取所有的資料,不管是被留下的或是遭到刪除的檔案,幾乎都能看得到,新北市警局刑事鑑識中心的數位鑑識實驗室,首度曝光,成立不到半年,卻是未來刑案鑑識工作的重點主力之一。

運用科學辦案讓證據說話,始終是刑事鑑識的重要目的,過去受限於環境和科技,無法突破的懸案,或許哪一天會因為更多的跡證,在科技的助力之下,讓冷案復活,解開家屬心中的遺憾和傷痛。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