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台語新聞雜誌】防疫之戰 華視全紀錄 台灣加油 全民共築防護牆

劉俐均 採訪/撰稿 張書堯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防堵2019新型冠狀病毒,台灣在1月21日出現第一起境外移入的確診病例。一名女性台商在返台後,確診為武漢肺炎,1月底則出現居家傳染所造成的台灣本土病例。為了拉高防疫警戒,不論是機場的邊境管理,醫院、台鐵、學校和政府機關,都啟動防疫機制,量體溫、噴灑消毒酒精,更成為民眾生活的日常。

中央也緊急祭出延後開學、口罩實名制和徵用廣電媒體進行宣導等措施,希望加強民眾的防疫觀念、杜絕社區感染的發生,帶您繼續來了解,這場您我都不能置身事外的,防疫大作戰。

穿上防護衣、戴N95口罩、腳套、護目鏡全副武裝,面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每天運量超過60萬人次的台鐵不敢大意,防疫措施全面升級。

環保工程公司樹林所主任洪文祥(2020.1.30):「有疫情發生我們車廂會抓下來,抓下來之後單獨作業,就等於隔離,我們穿防護衣進去裡面噴灑消毒劑,車子會拖到外面曝曬兩三小時。」

車廂內走道和座椅,都噴灑消毒劑,再用漂白水仔細擦拭,就怕病毒趁虛而入。

國門防疫也上緊發條,在乘客可能碰觸的設施、走道,一天噴灑多次二氧化氯,確保防疫工作沒有疏漏,入境口設置篩檢站,以紅外線監測入境乘客是否發燒,航警局更發出聲明,要求所有乘客確實填寫健康聲明卡,若不配合將嚴格執法。

桃園機場公司副總經理但昭璧(2020.1.22):「如果在客機上面發現了有可疑的疫情感染,飛機我們安排在合適的位置停放,對於機上旅客我們也安排了特別的動線,能夠事先經過檢疫然後進入到航廈。」

1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1月21日,一名55歲女姓台商,從武漢返台,成為第一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020.1.21):「一個新型2019冠狀病毒的確診個案。」

武漢病毒橫跨1000公里,直逼台灣國門,1月22號政府緊急發布湖北旅遊禁止出團;1月23號開始,停飛台灣到武漢班機;1月26號,要求中國遊客1月底離境,以及全面暫緩中國人士以小三通前往金門、馬祖與澎湖;2月6號擴大境管,居住中國各省的中國人全面暫緩入境,國際郵輪也禁止停靠,繼中國之後,港澳2月底前也暫停出團;2月7號起,暫停受理港澳申請臨時入境停留,已經入境台灣則需居家檢疫14天,外籍人士14天內曾入境或居住中港澳也都暫緩入境。

醫療院所也如臨大敵,啟動防疫大作戰,台大醫院大門設立紅外線偵測儀,並開設獨立疫病篩檢門診,一旦有民眾出現症狀又確認有中國旅遊或工作史,將採取分流。

林口長庚醫療人員和警衛穿上防護衣加上護目鏡,在出入口進行管制,院區17個出入口只開放5個可以通行。高醫更祭出領藥得來速,避免取藥民眾進入醫院。

容易爆發群聚感染的幼兒園,都是抵抗力較差的小小孩,園方嚴陣以待,除了一如往常對孩子量測體溫和噴酒精消毒,大人現在也必須比照辦理。

幼兒園家長徐小姐:「我們回到家會很嚴格執行,一定要洗手,然後要更換口罩。」

幼兒園家長黃小姐:「我們接觸的人比小朋友還多,其實因為像我們去買東西,然後上班,然後同事這樣子,我覺得那個比較恐怖一點,我覺得大人自己要做好衛生觀念的落實就對了。」

1月28日,台灣確診病例增加到8例,更首度出現居家傳染的本土病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020.1.28):「可以說是一個台灣,應該是國內第一位密集追蹤者得到感染,這算是一個本土病例,他屬於家庭群聚感染。」

而截至2月7號中午為止,共有16人確診,但多數案例都是輕症,其中第一例女性台商三次檢驗呈現陰性,已經出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020.2.2):「守住了線,也都一直在境外移入跟家庭的一個群聚感染, 那可是在這樣子的一個外在環境這麼險峻,那我們覺得台灣的這條線一定要守住,換句話說,一定要把社區的群聚這條線,一定要守住不可。」

守住防疫最前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曾與確定病例接觸者,實施居家隔離14天,一天主動監測兩次,而有中港澳旅遊史的民眾,則進行居家檢疫,一天主動監測一到兩次,防堵任何社區感染途徑,抗煞專家葉金川,也提出警訊。

前衛生署長葉金川(SARS防疫專家):「台灣會不會發生,就要能夠守得住這些從武漢出來,或是從大陸出來的,這些帶菌或是已經有病的病人,會不會進到我們的社區,至少要撐到六、七月可能會比較保險,五、六月,六、七月,沒有被攻陷那時候才會比較放心,應該沒有問題,我們現在最主要就要防堵住這些病人 或是潛在的帶原者進到台灣,那麼又造成社區感染。」

葉金川強調,未來半年都不能掉以輕心,面對中國疫情失控,社區感染蔓延,台灣又該如何躲過這場浩劫。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周彥宏:「我相信不太會有所謂的,大規模的這樣的(武漢)病毒爆發,或者是社區感染我覺得不太可能, 我對台灣的醫療體系很有信心,起碼這一次的感染的時候, 我們的體制我們從第一個案例發現,然後政策的施行下去,到我們整個防護的整個建構,馬上就出來,所以這個東西時間差還滿能夠符合這個病毒,要防護病毒的一個節奏。」

專家對台灣防疫、醫療有信心,但醫界也呼籲,不讓病毒進入社區,得從自身防疫做起。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這個病反正不是飛沫傳就是接觸傳,飛沫就是從你的眼睛、鼻子、嘴巴進來,接觸就從你的手上來嘛,所以呢如果你要去醫院或是去某一些大家聚集的場所,這些人你不太認識,不太知道他有沒有生病,你就把口罩戴起來,然後在那個場所你就多洗幾次手。」

整合醫療學醫師姜冠宇:「手掌這樣子去搓洗,外是什麼,是你的手背,手背這樣子的搓洗,夾是什麼,指縫,弓,把手背弄得跟弓箭一樣去搓洗你的手背,大,是你的虎口,你的大虎口,立,在你手掌上所以是你的指尖,腕,是你的手腕這是其他口訣比較忽略的部分。」

搭配洗手七字訣,呼籲全民勤洗手,在嚴峻病毒籠罩之下,中央防疫政策也創下許多先例。

史上第一次,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開學日延到2月25號,陸生暫緩來台。而因應口罩之亂,也破天荒由中央管控,採用實名制購買。協助民眾從疫區撤退,台商包機返台也是醫療史上第一次。這許多的第一次,都將為台灣防疫史寫下新的一頁,當災難當前,防疫人員繃緊神經、全面備戰,更有許多人義無反顧、攜手投入,盼讓台灣在這波病毒攻防戰中,能夠安然全身而退。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