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槓伊朗 中東霸主爭奪戰

蒲依婕 梁碩文專題報導

伊斯蘭教有三大聖地,其中兩個麥加和麥地那,位在沙烏地阿拉伯,此外,伊斯蘭教也在阿拉伯半島誕生,沙烏地一直自詡為伊斯蘭教的老大哥,沙烏地也是台灣在中東的最大貿易夥伴,過去有很多台灣技術團,到沙烏地幫忙建設,甚至在台灣都可以看到兩國友誼的見證,那就是中沙大橋。

1930年代,沙烏地發現石油,瞬間升級成黑金霸主,在國際經濟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在中東國家的戰場,沙烏地則和一個中東強權伊朗處處較勁,來看沙烏地在地緣政治中,有什麼盤算。

兇猛的火舌照亮夜空,沙烏地阿拉伯石油業的心臟地帶,9月14號遭無人機攻擊,沙烏地每日原油產量瞬間腰斬,葉門叛軍胡塞組織宣稱犯案,不過美國和沙烏地都將矛頭指向伊朗,沙烏地國防部發言人阿馬奇:「這起攻擊並非來自葉門,儘管伊朗想盡辦法,讓事情看起來是這樣。」

沙烏地國土占據大部分阿拉伯半島,幅員遼闊卻只有2成適合耕種,1930年代發現石油後,沙烏地一躍成為能源強權,全球石油儲量世界第二,宿敵伊朗排名第四,而沙烏地也是台灣在中東的最大貿易夥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總統首次出訪的國家就是沙烏地,還沒斷交時不少台灣技術團曾到沙烏地參與地方建設。

來自國內台灣電力公司的大批員工,辛勤地替沙國人民興建一個電子廠,沙國親王也曾訪問台灣。橫跨彰化溪州與雲林西螺的中沙大橋,更是沙國無償貸款給台灣得以興建而成。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生地麥加,每年都湧入數百萬穆斯林朝聖,沙烏地不僅黑金豐富,更是伊斯蘭教兩大聖地。

伊斯蘭世界有兩大派別,一是占穆斯林人口9成的遜尼派,身為伊斯蘭教誕生地,沙烏地自詡為遜尼派共主,剩下1成穆斯林人口是什葉派,大部分來自伊朗,兩派最大差異在於,先知穆罕默德之後,誰才是正統繼承人,這場正統之爭,由沙烏地和伊朗代表兩派,延續下去。

2017年美國總統川普訪問沙烏地,和沙國國王薩爾曼一起跳了傳統劍舞,沙烏地是君主制國家,但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伊朗末代沙王被推翻後,兩國關係急轉直下,關鍵在伊朗企圖,向外輸出伊斯蘭革命,美CIA前波灣軍事分析師波拉克:「伊朗革命把沙烏地阿拉伯(執政者)嚇壞了,沙烏地怕(當時的)伊朗領袖何梅尼,讓沙國民眾開始反政府,就像何梅尼讓伊朗人反對沙王一樣。」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沙烏地站在遜尼派叛軍一方,對抗信奉什葉分支教派的阿塞德總統,而伊朗則是公開支持阿塞德。2015年的葉門內戰同樣複雜,這回沙烏地支持葉門政府,共同打擊有伊朗撐腰的叛軍胡塞組織,美CIA前軍事分析師波拉克:「不管是沙烏地阿拉伯還是伊朗,兩者都不打算真的開戰。」

問題是這些內戰造成的問題,無人可以預測,雙方都覺得他們重要的國家利益,都處在威脅中。俗話說國際上沒有永遠的敵人,長久以來沙烏地一直要求以色列應該歸還在中東戰爭中,侵占的土地,不過沙國似乎不再這麼堅持。

沙國王儲薩爾曼2018年首度表示,以色列有權在自己的領土上,安穩地生活,沙烏地流亡研究員阿甘迪:「這個聲明證明沙烏地,和以色列政府之間有祕密關係。」沙烏地態度大轉彎,目的就是想拉攏,同樣敵視伊朗的以色列,檯面上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而檯面下還有多少合縱連衡,就像古老的伊斯蘭世界,讓人難以立刻參透。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