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砸5億清淤 水庫淤積率不減反增

羅立芸 潘建任 報導  / 台北市

水情吃緊,中南部不少水庫快見底,偏偏台灣水庫淤積嚴重,2017年到2020年底,政府投入超過5億元清淤,但3年下來,全國整體水庫平均淤積率,不降反升。背後的原因,是管理水庫集水區的權責單位,實在太多,像是水庫旁的林地是林務局管,山坡地是水保局管,如果有人在這些地方開發破壞,水利署管不到也不能罰,砂石卻照樣流入水庫,縮短水庫壽命。

挖土機開出一條便道,要清光水庫淤泥,因為缺水的台灣,可不能連水庫都裝不滿水,趁著去年沒颱風水庫水位低,水利署擴大清淤,但2017年到2020年底,3年投入超過5億元清淤,但全國整體水庫平均淤積率不降反升,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水利署所轄的,白河烏山頭南化曾文(水庫),我們109年這4座水庫的清淤量,達到510萬立方公尺,幾乎是往年的2倍。」

或許背後原因,是一個水庫好多人管,水利署只負責水庫「裝水的部份」,集水區山坡地是水保局管,林地是林務局負責,土地開發則是地方政府,所以如果有人在水庫附近開發破壞,水利署管不到不能罰,土石照樣流入水庫縮短水庫壽命,台灣生態檢核環境教育協會理事長汪靜明說:「去處理淤沙的情況之下,時間上是有限的,那當然水利單位也考慮到說,有些地方如果壩體加高一些些,壩體加高一些些,可是那個都是短時間之內要做的,所以說現在考慮到海水淡化,包括汙水的回收再利用。」

專家說現在是枯水期能做的有限,洪峰期從上游引走泥沙防止淤積會更有效率,而水庫集水區管理單位能不能整合,也會是長遠來看,政府必須正視的問題。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