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入學真的「讓學習階級化」了嗎?

事實上,一個小孩能有多元能力,的確與家庭能不能負擔有強相關,這能不能簡化成「階級化」?可能是有待商榷。事實上,過去的教考制度下,並不是就沒有學生是具有「多元能力」,只是當時,教考體系沒有將「多元能力」列入指標。
◎楊憲宏

多「元」入學?這「元」,有兩層的意思,一方面是很「全方位」,在台灣的教育體系所表現的是要「花很多錢」。

日前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談論醫學教育的挑戰,引起共嗚。楊泮池自嘲若以今日多元入學管道,走推甄的路「一定會考不上」,不僅是自己,「包括現在許多擔任要職的主管可能也都考不上」,楊泮池說,教育可讓社會階層流動,讓社會穩定及和諧,多元入學制度是好的,但缺留給「弱勢」或「不善言語表達者」一個機會。這個觀察對或不對?很值得進一步研究討論。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3年前從美國回到台灣任職,他也表示,「推甄,階級化的區別感受更深」,閻雲提到許多學生資料過度華麗,華而不實資料都「足以到美國華爾街應徵不錯工作」,學生更多才多藝,會拉小提琴、二胡,連少見的土耳其三弦琴都出現。這個提法對不對?也是應該有實証的研究來探討。不過,多「元」入學,他說,財富堆積的能力突顯不出學生特質,但可很明顯階級化,偏向推甄則會過度物質化,而「許多不善於表達或沒有才藝,但有能力學生則易被這個制度犧牲」。這是很嚴厲的指控,可是這個論述是正確的嗎?更進一步說的是,閻雲指出,教育的天平已失衡,著重於多元入學是正確,但「題材」不對,執行面偏差且過度外衣讓偏遠及弱勢孩子失去發展空間,而教育是社會流動的基石,推甄制度下,最後產出的是「富二代及缺乏競爭力者」,如此「僅是大學受害,最終國家也跟著受害」。閻雲認為教育家應重新思考比例問題,「多元入學的不平等影響學生教育權,會讓學習階級化」。這是十分沉重的批評,對不對呢?特別是在教育線上,真的看到的是「富二代及缺乏競爭力者」嗎?

對兩位校長的嚴肅談話,我們不能沒有反應,可是他們的觀察是錯覺還是真實的?確應有一次科學驗証的機會,特別是教育部應該正式的回答。

大家都同意多元入學是好的,只是如何進行多元入學,其實很傷腦筋。真的過去能考上台大醫科的學生,現在考不上了嗎?這個問題在邏輯上有兩層意義,一個是如何可以驗証?二是,過去能考上的真的是應該考上的嗎?有沒有可能就只是一個很會考試的書呆子,進入醫學系同樣成就不了一個好醫生的教育浪費?這也是有實例的。

而是不是真的「讓學習階級化」,也有很多不同的視角,值得討論。事實上,一個小孩能有多元能力,的確與家庭能不能負擔有強相關,這能不能簡化成「階級化」?可能是有待商榷。事實上,過去的教考制度下,並不是就沒有學生是具有「多元能力」,只是當時,教考體係沒有將「多元能力」列入指標。

沒有人要回到過去的考選制度,可是大家都對目前的多元入學充滿不信任。這是現實,可以看到的是,這個教育體制出了問題,可是大家說的問題是真的問題嗎?教育部是這個制度的創造者,應該面對挑戰。

(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理事長)



新聞來源:世新-台灣立報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