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想望之二:高分真能代表一切?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參與大學指考,學子努力的只有一個方向,就是要拿到高分,才可以進入想要念的科系。問題是,真正的取得高分之後,在修學過程中,是不是可以激發求知慾望與自己志向相契合,才是更值得思量的地方。

這一段時間,從學者、公益團體到媒體,都在討論政府每年投入15億元預算進行偏鄉補救教學,結果是「越補越大洞」,弱勢兒永遠拿C級分、窮孩子永遠難進台成清交。結果教育部最早的回應居然是:「整修偏鄉學校宿舍,來提高教師留任誘因。」事實真的如此嗎?

本刊從去年11月全國英聽能力檢測成績揭曉後,即一再強調偏鄉補救教學是一個嚴肅的專業問題,如果只想用學校宿舍如豪宅般概念來搶救,效果將是「問道於盲」。

不能忽視的現象是,當人口往都市發展後,偏鄉留下來的往往是老人與小孩的經濟弱勢族群,所以得靠有熱心的公益人士回歸鄉里,只是長期以來只有短期改善方案,無助於偏鄉日益擴大知識差距。

早期的公費老師,讓偏鄉教育有發展機會,可惜政府在行政作為上始終未改善,待他們燃燒完熱情後,豈有不走道理。

這些行政上作為,包括教師員額制度的「班師比」編制,以每班1.65名教師計算,這是全國單一標準,為什麼不能考量偏鄉學校屬於特殊環境,而採取不同編制。

其次是教師行政工作負擔如何減輕?教育部是有規劃距離不遠的小型學校,可以3所共用一個會計、總務等,讓老師免兼行政職。但在偏鄉,距離絕對是問題,共用複雜性,比在辦公室想答案來得繁複。

重要的既然是專業問題,經過培養的合格教師,到了一定時間就要轉校,那麼熱情的志工、代課老師可否留下來變成正式教職。全台灣流浪教師眾多,如果可以替偏鄉找到有熱情專業老師,或能在專業角度上取得平衡點。

最後回歸到經濟問題,思考偏鄉教育的難題,是家長因為生計而外移,最後當教師願意留下來,社區家長卻帶著小孩都離開了,屆時又該如何?

或許發展偏鄉學校的特色,讓家長安心把子弟留在家鄉,是不是另一個改變的路徑,而這些都有可能在進行。

新聞來源:世新-台灣立報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