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0 18:52

頂大無寒門的變奏曲

網友熱切討論的學生家長背景調查,有人說公立頂尖大學已經發展出「教育世襲化」特質,靠教育翻身機率幾等於零,其實是教學體制並沒有大幅翻修,在「分數至上論」下,卻落得公校「均貧」只肥了私校,這樣的因果循環下,弱勢生的崛起,將是何其困難?
今年5月,網路上興起一連串「我是XX人」調查報告,說明了各種區域人口特質,隨後還有一連串各地「大學生」調查,都曾經引起網友熱切討論。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封「台灣大學」學生家長背景調查,說明台大學生超過8成是公教人員子弟出身,甚至是人生勝利組的第二代,於是有人說頂尖大學已經發展出「教育世襲化」特質,過去靠教育翻身機率幾等於零。

如果單從網路上的調查結果來看現狀,或許會被認為過於武斷,但如果佐以教育部統計資料,現階段公立大學弱勢生比率約為全體學生的9%,私立技專則高達23%,所有公立學校中的頂尖大學中,台大全校的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等弱勢生比率,更降到1%以下,所以「頂大無寒門,私大多弱勢」的認知,就未必缺乏根據。

也不過才15年前,三級貧戶之子陳水扁順利當選中華民國總統,於是「教育可以讓貧農翻身」成為美談,怎麼現在卻看不到這樣的前景?卻還要教育部要求頂大讓出名額來引導改變。

頂大無法提供弱勢生就學,其實是教學體制並沒有大幅翻修。因為偏鄉或者弱勢生的升學受阻,更早在中學階段已有涇渭分明之勢,高中英聽實力的消長就是最好例證。

同樣的「分數至上論」反映了菁英家庭優勢。許多都會中、高階級以上家長,更乾脆讓孩子先擺脫前景難料的會考戰場,逕往私立中學就讀,以圖直取頂大。

再對照,近3年大學學測滿級分學生「出身」,102學年度仍以公立高中為多,103學年度就月3所私校;至104學年度,39校滿級分學生中,其中15所是私校。此舉說明了,私校比公立學校更具吸引力。

本來,12年國教提倡「高中均優質化」,在「分數至上論」下,卻落得公校「均貧」只肥了私校,甚至於家長要有錢,才念得起私校這一事實。

這樣的因果循環下,弱勢生的崛起,將是何其困難?




新聞來源:世新-台灣立報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