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9 18:30

解讀英聽能力的背後意義

高中英聽「僅能聽懂少部分」的F級,仍比去年增加2400人,這樣的成績M型化,比過去沒有改善反而更加嚴重。則隱性學習能力差學生,絕對比考F級的應試者還多,落實教學改善的城鄉差距是必要的。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日前說明105學年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一次考試成績,相較於104年的考試成績級距,其中「僅能聽懂少部分」的F級,仍比去年增加2400人,這樣的成績M型化,比過去沒有改善反而更加嚴重。

高中英聽成績是分A、B、C、F四等級,A級是「幾乎完全聽懂」、B級「大致聽懂」、C級「約略聽懂」、F級「僅能聽懂少部分」。

今年有11萬9076人到考,比去年少了1萬多人,成績分布在A級有2萬2930人;B級考生4萬3849人;C級考生4萬5810人;F級考生6487人。A級、F級考生比率較去年第一次考試提升,B級、C級考生則略下降,其中A級上升不到千人;F級則上升2400人。

眾人還得認清一個事實,若干未赴考的考生英聽能力,很可能無法達標,所以索性不去考試,這種隱性學習能力差學生,絕對比考F級的應試者還多,是現階段無法補強的落後分子。

在台東努力興學,盼彌平城鄉差距的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認為,如果學子的英語能力夠好,可以直接聯上網學習哈佛等大學的線上教材內容,那麼就沒有北上爭取頂大的必要,甚至於可以直接放洋,縮短彼此間的距離。

惟現實的狀況是,城鄉差距的存在已非一朝一夕,該談的是如何頭追上來。這就得現實的理境狀況來著手。

本刊以為,如何在偏鄉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才是落實教學改善的城鄉差距的首要工作。

對多數的偏鄉小孩而言,無法念書,不代表他們的智慧能力不足,反而受到比較多的家庭經濟因素困擾;在經濟能力無法頂上下,就業比就學迫切,所以在校園內,他們一聽到下課鈴聲,就急著回家幫忙作家事,或者前往打工地點報到,無非為了賺取微薄生活費用。

如果都會區小朋友願意將每日能享用小確幸機會,分享給偏鄉小朋友的家庭經濟,那麼改善城鄉教學差距的第一步才算踏得出來。



新聞來源:世新-台灣立報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