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燭機先系集預報

洞燭機先系集預報 | 華視新聞

吳德榮  / 台北市

今天為大家介紹數值天氣預報的主流「系集預報」。前一篇「洩天機」說明數值天氣預報,提昇了預報的能力,無甭置疑。但是受限於2個主要原因,仍有誤差存在:(1)觀測資料不足,無論是颱風結構或周遭環境,,開始就有誤差,電腦運算將來的天氣圖,誤差就會不斷擴大。(2)超級電腦使用的氣象模式,在學理上是不能直接運算的,所以氣象界利用了替代的方法,來運算未來的天氣圖,無法避免造成誤差隨時間擴大。近年來由於超級電腦運算能力的提升,氣象界於是發展出不再僅只是模擬1次的「確定性預報」,其中仍包括以上2個原因,導致之預報誤差。而是提供模式多種起始的資料,讓模式去模擬各種可能的結果,如果起始資料接近真實狀況,正確的結果就有機會被模擬出來。由模擬結果可進一步分析,大氣如果處在敏感、多變的狀態,當起始狀況些微改變,對最終結果的改變量就很大。不但可增加瞭解「確定性預報」包含誤差的狀況,更進一步對於其不確定性的程度,可作進一步的推估。

附圖顯示「蘇迪勒」、「天鵝」的系集預報,兩者大不相同。左圖為「蘇迪勒」侵台前5天(3日20時)的系集預報(歐洲中期預報中心),共模擬了51次,顯示出所有的路徑在通過台灣附近時都相當集中,表示結果是路徑穩定而變數少。一直到進入大陸,路徑才大幅分散(紅圈),表示當時強度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路徑也比較分歧。但右圖則是「天鵝」的系集預報(15日20時),同樣模擬51次,前4天向西北西前進,大致都能保持穩定(但已不如「蘇迪勒」集中)第5天(20日)或第6天(21日)之後「天鵝」在台灣東南方接近巴士海峽,將進入路徑的分歧區(紅圈),表示當時已進入導引氣流複雜的區域,也顯示「天鵝」在鄰近台灣時,除台灣地形外,環境也多變化,真正的「預報挑戰」才要開始。所以從分析「系集預報」可以得到以下的訊息:未來3、4天「天鵝」仍將穩定朝台灣接近,之後才將逐漸進入多變的環境,屆時一定需要持續觀察環境的變化。因此,在週三之後,路徑才會漸趨明朗,在此之前,沒有必要、也無法得知5、6天後颱風對台灣的影響程度,會在那登陸等等問題,事實上也超過資料能顯示的。現在就拿過去的颱風來做比擬,當然更不恰當。媒體應避免從事「製造業」,還是多一些耐心,給氣象局持續觀察的空間,尤其是「天鵝」。

由於「天鵝」未來通過的海域,風切不大,加上有利的海洋熱含量(OHC),強度將持續增強。至於「閃電」,它的強度也會持續增強,但不致影響到台灣。媒體說「雙颱」侵台,既缺乏常識,也不是事實,對民眾而言,也太沈重了。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