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毒不食子,是生物界的定律,但這個定律似乎在臺灣社會遭到挑戰。過去一週傳出四起虐童案,奪走四條不到三歲的小生命。據內政部統計,近年來受虐兒童少年人數激增,已到驚人程度,社會全體必須正視兒少守護問題。
統計顯示,民國九十五年之前,每年受虐人數不到一萬人,但近八年來,平均每年受虐的兒少達一萬五千四百六十九人,有超過兩萬戶虐童高危險群家庭,受害者有五成是未滿三歲的嬰幼兒,這些在受虐陰影下的兒少,真是活在「悲慘世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虐待的作法有變本加厲的趨勢;除了打罵苛責,甚至出現將孩子悶死、淹死、餓死的慘劇。而虐待的形式也呈現多元化,除上述身體虐待之外,還包括:疏忽、性虐待、精神虐待及遺棄等。
臺灣目前已進入少子化階段,新生兒每年僅及二十萬人左右,孩子個個都是寶,愛之護之唯恐不周,但受虐兒數字卻不斷攀升,衛福部及內政部應從速深入探討此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找出源頭,對症下藥,教育體系也應加強對兒少身心的關懷,並常做家庭訪視。
事實上,守護兒少,應該是整體社會共同的責任。受虐兒童既有半數以上尚未入學,則親友應主動守望,鄰居應多加關心,社區人士包括里鄰長更應發揮「雞婆」的關懷精神。你的適時探訪和及時通報,往往可搶救一條小生命。
新聞來源:世新-台灣立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