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念家鄉味 倫敦台灣飲食文化節 為台灣人解饞
2025/04/28 08:58
國民黨新北黨部遭檢調搜索 書記長、書記被帶回調查
2025/04/28 09:20
當生活就是藝術 法亞爾繪畫節讓台灣藝術家更想創作
2025/04/28 09:37
國1北上彰化段6車追撞2傷 上班尖峰回堵4公里
2025/04/28 09:42
(中央社台北27日電)面對中國本土汽車業崛起,日媒披露,日產汽車(Nissan)將於明年3月底結束湖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6日電)有台灣醫師在國際期刊「刺胳針」投書,指台灣醫療體系瀕臨崩潰。衛福部長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6日電)有醫師向「刺胳針」(The Lancet)投書,稱台灣健保體系瀕臨全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26日電)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將於114學年度首度推出「花蓮限定」獨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24日電)五一勞動節前夕,新北市政府今天表揚模範勞工與優良駕駛,服務32年的駕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23日電)觀光署今天宣布在22日與世界宗教博物館簽署觀光合作備忘錄,未來將透過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22日電)「登革熱防治與控制在後COVID-19時代的挑戰與創新技術角色國際研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1日電)據報導,在美中關稅戰和內捲(行業競爭)的衝擊下,中國廣東省澄海區玩具業
活動觀光經濟1(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20日電)有調查顯示,台灣在疫前大型活動經濟效益每場新台幣11億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19日電)由於韓語等7種語言的導遊人數稀少,因此觀光署開放華語導遊搭配翻譯後即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8日電)疾管署預估今年夏天不排除再有一波COVID-19疫情,正提供長者等3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17日專電)法國「情報在線」今天報導揭露,中國駐法使館國防武官李鴻飛近月來行動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17日專電)中美關稅戰近日對金融市場和世界貿易產生重大影響,憑藉高生產力和具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17日專電)北京是否祭核彈級手段,以拋售美債反擊川普關稅引發關注。有專家認為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7日電)3年前北京冬季奧運,李玟儀成為台灣首名冬奧女子滑雪選手,有別於上次截
(中央社紐約16日綜合外電報導)川普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引發中國反制,暫停出口稀土;美歐貿易談判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6日電)114學年統一入學測驗將於4月底舉行,7萬2601人報名創歷年新低。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15日電)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全球,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常務理事、晶華集團董事長潘思
(中央社新德里14日綜合外電報導)印度今天說,印度和中國已經就恢復客機直航舉行一輪會談,但尚未確定恢
(中央社記者李晉緯新德里14日專電)根據印度政府最新資料,印度2028年到2029年的航空載客量將高
(中央社台北12日電)外電報導,中國吉祥航空原計畫在約3週後接收一架價值1.2億美元的波音787-9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11日電)美中關稅戰持續過招。海基會今天表示,透過既有台商網絡,持續關注在陸台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10日電)美國對各國加徵關稅,恐衝擊台灣廠商,隨5月所得稅申報季將至,財政部表示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10日電)財政部今天表示,台灣首季對美國、東協出口規模,在資通與視聽產品等科技貨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10日電)台灣旅客去年赴日旅客破600萬人次,為出國旅客目的地首位,除東京、大
(中央社華盛頓8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針對中國建造船隻停靠美國港口,提出徵收數以百萬計美元港
(中央社紐約8日綜合外電報導)自從美國總統川普去年11月贏得第2任期以來,全球企業已承諾在美國投資近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8日電)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行政院提出各式支持方案。行政院今天說,昨天至今天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8日電)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JN.1疫苗今天針對65歲以上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7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對歐盟課徵20%關稅,歐盟執委會副主席敏扎圖今天向中央社
(中央社紐約6日綜合外電報導)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日本事務主席溫
(中央社利雅德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全面性貿易關稅政策導致全球股巿暴跌。沙烏地阿拉伯國營媒體報導,當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5日電)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貿易戰全面升溫,政經局勢大動盪之際,國際金價
(中央社倫敦4日綜合外電報導)油價今天暴跌8%,大有創下自從2021年COVID-19(2019冠狀
(中央社拉斯維加斯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電影業公會負責人今天表示,新電影必須在電影院上映至少45天,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1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將在明天宣布是否對全球所有國家輸美產品課徵進口關稅,在最
(中央社坎培拉1日綜合外電報導)澳洲廣播公司(ABC)今天報導,澳洲幾乎有一半校園內設有孔子學院的大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1日電)打造台灣星網邁出重要一步,預計2027年發射升空的台灣首顆B5G低軌通訊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8日電)國教院和均一教育平台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建立數據分析與政策研究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7日電)幼兒園孩子長時間密切接觸,病毒易快速擴散,台大公衛研究建議運用物聯網
(中央社台北26日電)在疫情期間被免職的前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在昨天舉行的湖北省人大常委會上,被提案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5日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3月16日至22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1萬餘人
(中央社台北25日電)北京市郊一處破舊倉庫堆積著一排排大型冰箱、工業爐灶和商用麵包烤箱,等待轉售給餐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22日電)運動競技學者何承訓今天在演講時表示,維持健康是成功重要基石,運動員即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吉隆坡21日專電)馬來西亞非政府組織Pusat KOMAS今天發布年度種族歧視報告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1日電)日治「鶯料理」被稱為當時台南地下決策中心,創辦人天野久吉第三代天野朝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20日電)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率隊拜訪美國加州聖荷西市政府,雙方探討AI在智慧城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17日電)嘉義市政府與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共同推動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今天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7日電)受家人影響從高中選讀科大的吳俊賢,透過技職教育的扎實訓練,幫助他一圓
(中央社華盛頓1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下令疫情期間遠距工作的聯邦政府員工重返辦公室,但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16日電)根據規定,公路客運運價每2年可檢討1次。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客運公會今天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4日電)香港旅遊發展局今天公布,今年頭兩個月有840萬旅客人次訪港,當中191
交通部長專訪4(中央社記者余曉涵、汪淑芬台北12日電)去年來台旅客未達千萬人次目標,交通部長陳世凱表
交通部長專訪3(中央社記者汪淑芬、余曉涵台北12日電)交通部長陳世凱今年春節前搭國道客運返回台中,實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10日專電)英國政府擬加速改革公務體系,高階或資深公務員為重點實施對象之一,預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0日電)國際餐飲外送平台戶戶送(Deliveroo)今天宣布撤出香港,公司將營
(中央社台北9日電)美國密蘇里州2020年間控告中國政府隱瞞COVID-19疫情索賠逾240億美元案
(中央社記者胡家綺馬德里9日專電)「馬德里台灣藝術週」5日至9日登場,在Art Madrid藝博會展
(中央社紐約聯合國總部6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聯合國婦女署(UN Women)今天發布的報告,受到氣候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6日專電)COVID-19疫情後,大量觀光客回流,曼谷近日傳出外國投資客違法以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6日專電)COVID-19疫情後,大量觀光客回流,曼谷近日傳出外國投資客違法以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5日電)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設定2025年經濟成長率目標5%左右。學者剖析,中國得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5日電)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5年赤字率擬按4%左右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4日電)日本東京國際食品展預定3月11日開幕,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天宣布將組成「台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4日專電)韓國統計廳今天公布最新產業動向報告,指出1月出口、內需及投資等3大經
(中央社記者李登文瓜地馬拉市3日專電)由外交部中美洲經貿辦事處籌組的台灣咖啡考察團,力挺友邦瓜地馬拉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3日電)交通部觀光署今天公布113年旅宿業營運情形,與112年相比,整體住客人
(中央社台北3日電)美國總統川普在俄烏停火問題上被指強迫烏克蘭接受他提出的條件,外界關注川普是否也會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3日電)中國全國兩會(人大和政協)即將舉行,前往北京出席會議的多名港區人大代表和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雅加達28日專電)印尼紡織巨頭斯里泰克斯(Sritex)公司明天將停止營運,逾萬名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28日電)台灣ETF始祖、也是目前國內ETF規模龍頭元大台灣50(0050),
(中央社華盛頓2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疫苗接種率驟跌,一度消除的兒童疾病再度爆發,新任美國衛生部長是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5日電)路透社報導,中國研究人員近日新發現1種冠狀病毒,與COVID-19病
(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機場24日電)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率團赴日,她說此行是她擔任市長後首度訪日,除進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2日電)陽明交通大學今天公布2025年傑出校友6人,疾病管制署長莊人祥帶領台
(中央社台北22日電)美媒報導,中國公私立醫院正面臨財務困難,過去5年有超過200家醫院宣布破產,面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0日電)民眾搶打流感疫苗,專家今天提醒,COVID-19重症死亡率不低於流感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19日電)觀光小兩會協商陸客團來台零進度,旅遊業者今天說,團體旅行比自由行安全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19日電)桃園紙雕師蔣嘉凱不滿遭勸戴口罩,持刀刺死超商店員,一審判死,二審改判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15日電)根據統計,去年旅行社營收高達新台幣485億多元,較112年成長31.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4日電)高雄骨科名醫吳明峯今天傳出流感重症死亡噩耗。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14日電)民航局長何淑萍今天說,根據國籍業者機隊引進情況,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4日電)台南市政府文化局今天發表籌備2年新書「南都物語:物件裡的台南史」,以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14日電)陸委會重申,兩岸觀光開放應先循觀光小兩會溝通,這是基於實務需要、非政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4日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預估,本週類流感門急診會超過春節期間,1到2週後疫情反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3日專電)泰國總理貝東塔今天宣布今年為驚豔泰國觀光暨運動年,泰國政府希望藉由各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3日專電)日本這個冬天的流感疫情特別嚴重,雖然今年開始患者人數減少,許多醫院的
(中央社華盛頓3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日前公布文件顯示,COVID-19病毒更可
(中央社紐約2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發言人今天表示,根據中情局評估,比起誕生於自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25日專電) 美國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義大利政壇出現效法聲浪。義國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1日電)美國總統川普就職首日率美退出WHO,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今天說,因川普
(中央社馬德里20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UNWTO)今天說,由於主要市場呈現「強勁的」
(中央社華盛頓2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剛就職即簽署行政命令,率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
(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嘉義市19日電)嘉義市東、西區衛生所農曆年前加開2場夜間門診,21日下午5時至7時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8日電)總預算案藍白聯手通案刪減新台幣939億餘元;COVID-19疫情喚醒
(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5日專電)越南在COVID-19疫後將部分商品與服務的增值稅稅率從10%下修至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3日電)今年元旦起流感疫苗開放全民接種,COVID-19最新JN.1疫苗也增加
疾病管制署今(27)日表示,為能提供不適合接種 mRNA 疫苗者接種 COVID-19 疫苗,今(2
(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25日專電)越南在COVID-19疫情期間發生弊端,有官員居中上下其手,民眾為
(中央社倫敦24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約有24萬人因5年前開始蔓延全球COVID-19(2019冠狀病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20日專電)巴西衛生部18日公布最新研究報告顯示,超過28%的巴西人口,相當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2日電)入冬呼吸道疾病在校園易為傳染溫床,其中最強傳染途徑為氣膠傳播。台大醫
(中央社華盛頓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今天表示,儘管總統當選人川普的關稅威脅加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日電)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天表示,初步估算,政府於2024至25年度的綜合赤
(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20日專電)越南在COVID-19疫後將部分商品與服務的增值稅稅率從10%下修
(中央社記者楊淳卉雪梨7日專電)南太友邦帛琉5日舉行總統大選,現任總統惠恕仁成功連任,擊敗前總統雷蒙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9日電)今天是世界中風日,亞東醫院中風中心主任唐志威表示,感染流感、COVI
(中央社雪梨29日綜合外電報導)澳洲政府支持的一項調查今天發現,由於澳洲COVID-19疫苗推出作業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日電)近日有民眾接獲「COVID-19解封前測問卷(填寫抽300元禮券)」電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1日電)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今天表示,近3年來,今年的流感疫情最嚴重,感染死亡
(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嘉義縣1日電)嘉義縣公費流感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開打,嘉
(中央社華盛頓15日綜合外電報導)路透社/益普索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矢言提高尤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24日電)COVID-19特別條例已廢止,期間觸犯條例罪刑是否繼續追究處罰,
疾病管制署今(20)日表示,考量多元監測方式已能有效掌握COVID-19疫情,為降低醫院通報負荷,經
(中央社台北15日電)中國多地近期陸續舉行「不明原因肺炎」應急演練,模擬如何處置突發的群聚感染。這是
(中央社北京14日綜合外電報導)北韓因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迄今已關閉國門近5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6日電)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後,民眾出遊訂房也跟過去有
(中央社華盛頓26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菲律賓前高階官員本月稍早引述的一份6月25日的文件,美國國防部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8日專電)日本今年夏天異常炎熱,而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6日電)疾管署今天表示,COVID-19及流感疫情高峰已過,上週門急診就診人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2日電)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後疫情時代,國外旅客造訪台南
全球新冠疫情持續,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疫苗抗原為JN.1,而美國則決定選擇KP.2,針對台灣選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9日電)各界關注今年COVID-19新款疫苗到底選哪株,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6日電)近期呼吸道疫情持續,又遇酷熱加上暑假出遊潮,捐血量大幅減少,全台血庫只
疾病管制署今(2)日表示,上週(6/25-7/1)新增932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30日電)COVID-19疫情相對趨緩後,國旅市場逐漸改變,礁溪老爺酒店總經理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8日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最新發布研究發現,網路霸凌高峰在小學高年級到國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26日電)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上升,嘉義市因感染就診人次,近來僅相隔
疾病管制署今(25)日表示,上週(6/18-6/24)新增817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2日電)自行車雙雄巨大、美利達相繼對自行車歐美庫存去化表達看法,巨大預估,歐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8日電)衛福部疾管署監測顯示,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變
疾病管制署今(18)日表示,國內疫情上升且處流行期,上週(6/11-6/17)新增623例COVID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5日電)國內COVID-19疫情再起,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遭指全台大缺藥。疾
疾病管制署昨(11)日表示,國內上週新增328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另上週新增2
國內歷經三個月沒有新冠疫情,疾管署今(11)日表示,國內上週暴增328例本土中重症病例,較前一週新增
(中央社記者洪素津台北4日電)藝人法比歐來台10多年,熱愛台灣的他,人生大事都在台灣完成,也選擇定居
爭取千萬旅客2(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1日電)在入境旅客1000萬人次目標下,觀光署向日本、韓國旅客招
(中央社巴黎24日綜合外電報導)巴黎市政廳今天投票決定,下個月起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24日專電)第77屆世界衛生大會(WHA)27日登場,台灣尚未收到邀請函。日本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16日專電)法國媒體快訊週刊15日刊登駐法代表吳志中投書。吳志中在文章中譴責中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12日電)鎖定台灣旅客出遊潮,不少全新郵輪來台搶客,像是挪威郵輪奮進號除了傳統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11日電)COVID-19疫情趨緩後,旅客出遊預算拉高,據旅遊業者觀察,疫情後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8日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宣布,19日起醫療機構、老人福利機構從強制佩戴口罩調整
新冠疫情傳播風險持續,國內COVID-19疫情4月23日當週新增185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
(中央社台北3日電)曾率先公布COVID-19病毒基因組序列的中國病毒學家張永振,近日被上海市公共衛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解編今天滿一週年,衛福部次長、前指揮官王必勝認為防
(中央社東京19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政府內閣會議今天通過政令,將在2025年4月1日成立有「日本版C
(中央社記台北15日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將交棒給副總理兼財長黃循財。作為第4任總理,他性格低調沉穩、
(中央社哥本哈根27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分區一項涵蓋44國的報告指出,11歲到
(中央社台北26日電)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楊大利3月出版新書談到COVID-19疫情在中國爆發後如何失
(中央社首爾18日綜合外電報導)韓國2023年結婚人數微幅成長1.0%,為12年來首見增長,主因在疫
(中央社巴黎12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今天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結果,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1日電)衛福部參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經驗,繼續修訂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8日電)流感疫情預估3月仍持續,公費流感疫苗5日起開放全國6個月以上未施打者接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3日電)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趨緩,來台旅客漸回流,觀光
(中央社紐約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今天宣布,COVID-19(2019冠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27日電)近日流感疫情有增溫趨勢,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在市政會議中宣布,將於3月
(中央社華盛頓2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運輸部今天表示,3月31日起,中國載客航空公司將獲准把每週往返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8日電)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近日再提大規模傳染病「X疾病」恐再起,呼籲各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7日電)各級學校陸續開學,加上元宵燈節等群聚活動增加,疾管署表示,恐再一波C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6日電)開學了,醫師提醒,從農曆年前因呼吸道症狀就醫患者增加至少3成,這一波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5日電)疾管署今天表示,近期亞太及東南亞地區COVID-19陽性率處高點,且
(中央社台北4日電)中國官方研究人員今天表示,當地COVID-19疫情中,JN.1變異株已成優勢流行
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自己稍早因有症狀、做了COVID-19快篩,結果呈現陽性,這是她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26日電)2024年度中國「春運」今天展開,是中國徹底脫離疫情影響後的第1場春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3日電)疾管署今天公布去年上半年COVID-19血清抗體監測結果,發言人羅一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3日電)農曆春節連假將屆,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天公布獎勵計畫,鼓勵基層診所及提供
疾病管制署今(23)日表示,目前國內COVID-19疫情呈上升且處流行期,上週(1/16-1/22)
(中央社馬德里19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UNWTO)今天表示,歸功於亞洲的復甦,202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9日電)據疾管署統計,XBB疫苗近期接種意願隨Novavax開打提升。發言人
(中央社首爾18日綜合外電報導)南韓政府今天指出,去年逃往南韓的北韓脫北者人數增加大約兩倍,來到19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17日專電)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國會調查發現,2019年底,中國研究人員已對C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16日電)高端COVID-19疫苗合約今天公開,疾管署長莊人祥重申,疫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5日電)衛福部疾管署與高端COVID-19疫苗的採購合約是否公開受到關注。據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陳婕翎台北15日電)疾管署日前表示,Novavax XBB疫苗去年到貨46萬餘劑
(中央社台北14日電)中國官方表示,當前的呼吸道疾病仍以流感為主,但COVID-19疫情可能在本月出
(中央社日內瓦10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警告,去年12月有將近1萬人死於COVI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0日電)去年度疫苗10大議題排名今天揭曉,隨防疫解封,回歸正常生活,與COV
疾病管制署昨(9)日表示,類流感疫情處流行期,今年第1週(2023/12/31-2024/1/6)門
(中央社馬德里8日綜合外電報導)西班牙衛生部今天表示,由於流感疫情嚴重,自明天開始,全國各地醫院和其
Novavax XBB.1.5疫苗於今(9)日開打,適用對象為12歲以上民眾,另莫德納XBB.1.5
衛生福利部今(5)日指出,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有心人士為了獲取政治利益,不斷散播錯假訊息,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5日電)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天質疑衛福部官員上班時間與民進黨選舉團隊碰面,難道是
疾管署今(5)日表示,國內COVID-19併發症疫情已明顯上升,推估最快一月中下旬可能進入流行高峰,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3日專電)耶誕節加上新年假期,讓泰國的COVID-19疫情升溫,1月2日的新增
(中央社河內3日綜合外電報導)越南前衛生部長阮清龍(Nguyen Thanh Long)和其他37人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2日專電)觀光業是泰國經濟成長的命脈,中國遊客更是泰國觀光主力。泰國總理賽塔今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6日電)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今天表示,19到25日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新德里21日專電)印度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病例最近急速上升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9日電)疾管署今天表示,COVID-19變異株JN.1在本土檢出占比僅3%,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6日電)COVID-19變異株JN.1近日多國流行,甚至不排除成為中國主流株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吉隆坡15日專電)馬來西亞近期疫情攀升,根據「馬來西亞公共衛生」網路民調,截至今天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雅加達13日專電)印尼首都雅加達近期COVID-19確診數暴增,衛生當局呼籲民眾若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曾以寧台北13日電)衛福部傍晚表示,今天召開專家會議審查Novavax XBB.
(中央社馬尼拉5日綜合外電報導)菲律賓總統辦公室今天表示,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4日電)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競辦昨天指疫苗、快篩國家隊閃避「政府採購法」審查
天氣越來越冷,秋冬也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好發季節,長者受到感染後易導致重症及死亡。近期中國呼吸道感染疾病
(中央社日內瓦21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COVID-19(2019冠狀病毒
(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21日專電)越南醫院在COVID-19疫情期間向供應商或企業調度醫療設備及用品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沈佩瑤台北21日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預估明年初再有COVID-19疫情高峰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10日專電)泰國新內閣上任後積極推廣泰國軟實力。就在開放台灣和印度旅客赴泰免簽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7日專電)赴台旅遊近來在泰國成為一股風潮和趨勢,免簽證是一大誘因,購物和美食更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7日電)檢方簽結高端疫苗63案告發案,有人質疑指揮中心成為高端股價炒手。衛福部
(中央社倫敦1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前首相強生在位期間曾不時道出爭議言論。根據他的前幕僚,強生在COV
(中央社台北31日電)據中國海關總署,明天(11月1日)起,出入境人員免填報出入境健康申明卡。此前,
(中央社東京24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筑波大學研究團隊發現,當人與人擦身而過時,感染COVID-19風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7日電)近期國內COVID-19疫情逐漸升溫,疾管署今天表示,國內檢出首例變
COVID-19疫情略升,疾管署表示,上週平均每日新增43例COVID-19本土個案(併發症);其中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13日電)內政部今天表示,民國111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79.84歲,但若排除
COVID-19的莫德納疫苗XBB.1.5,今(11)日開始開放全民施打,接種後能對目前流行的變異病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10日電)針對去年11月舉行的九合一大選暨修憲複決公投,呂姓男子不服因確診而無
(中央社倫敦25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倫敦蓋維克機場今天表示,由於飛航管制員嚴重短缺,機場不得不取消現
(中央社台北23日電)中國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大,有學者指出,抗疫3年直接造成的地方赤字約人民幣4兆元(
英國媒體「金融時報」報導,世衛祕書長譚德塞,要求北京當局,提供更多新冠病毒起源的資訊。譚德塞表示,世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14日電)郵輪商機逐漸回溫,訂房網站業者鎖定郵輪商機,宣布旗下訂房網站開放郵輪
(中央社華盛頓13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今天發布的一份報告,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1日電)交通部觀光局今天表示,與台灣觀光遊樂區協會合作,徵求50名在台工作或
(中央社記者楊啟芳台北30日電)U18世界盃青棒錦標賽明天點燃戰火,今天舉行開賽記者會,台灣隊總教練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29日電)COVID-19疫後,海外旅遊市場逐漸回溫,品保協會調查,今年第4季
北半球的夏天,即將進入尾聲,但新冠變種病毒,似乎又捲土重來。像是美國紐約,過去社區檢測為陽性的比例,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1日電)疾病管制署今天表示,近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上升,且流感併發重症通報
防疫政策再度鬆綁,今(1)日疾管署表示,因應國內新冠疫情趨緩,為使民眾回歸日常,減少防疫政策對生活的
(中央社東京28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類似衛生福利部)統計,去年日本女性國民平均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6日電)國民黨呼籲放寬COVID-19抗病毒藥物給藥條件;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指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6日電)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今天表示,考量疫情造成的死亡、失能及長新冠等,Om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25日專電)在夜店徹夜飲酒狂歡至天明,已經不再是這一代巴西年輕人的習慣,他們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25日電)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今天表示,總統蔡英文於結束上午行程後,午間略感身體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1日電)疾病管制署今天表示,雖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逐漸下降,但流感併發重症通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8日電)陸媒財新網昨天報導,浙江省今年第一季的火化遺體數比去年同期增加72.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14日電)勞動部近日研究報告指出,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13日電)旅遊業者公布「2023亞太地區旅遊信心指數」,其中台灣旅客「2023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2日電)分科測驗今天舉行第1天考試,大考中心表示,截至上午第1科物理科考試,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1日電)疾管署今天在例行疫報表示,7月5日至11日COVID-19(2019
(中央社記者林長順台北6日電)王姓、古姓民眾涉嫌於LINE群組散布不實疫情訊息,指新北市新店區某麵店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新德里2日專電)印度昨天發生臥鋪巴士翻覆起火事件,造成25人死亡。一名巴士車體設計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29日電)2年前COVID-19疫情嚴重,民眾主張疫苗採購跟不上疫情發展速度,
(中央社台北28日電)隨著中國解封,曾被視為「寵兒」的核酸檢測產業一夕崩潰,積欠貨款、無法支付薪資等
(中央社華盛頓2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政府監管機構報告指出,美國兩項協助小型企業度過Covid-19
(中央社記者謝幸恩台北28日電)俞姓防疫計程車司機因駕照逾期審驗而被註銷,俞男認為疫情導致逾期審驗,
(中央社台北24日電)COVID-19病毒不斷變異,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昨天表示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2日電)COVID-19防疫5月1日降級,共計205款快篩試劑緊急使用授權(
(中央社華盛頓21日綜合外電報導)「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3名研究人員在COVID-1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新北19日電)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現
(中央社東京17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COVID-19疫情呈現升溫趨勢,可能於今年夏天擴大,專家呼籲持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雅加達14日專電)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今天表示,印尼準備將CO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3日電)台灣進入COVID-19疫情第4波流行,上週平均每天新增245例併發
(中央社漢堡12日綜合外電報導)德國疫苗製造商BNT(BioNTech)今天因其COVID-19疫苗
COVID-19新冠病毒的出現,到底是實驗室外洩,還是自然產生,到目前還是科學界,最爭議的問題之一,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7日電)近日政壇性騷案連環爆,據勤業眾信今天發布的調查,逾6成Z世代、約5成千禧
(中央社東京6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福岡大學附屬大濠中學及高校,今天因為相繼有學生確診COVID-19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6日電)台灣面臨COVID-19疫情第4波流行,上週平均每天新增244例併發症
(中央社紐約1日綜合外電報導)戴爾科技公司在更好的成本控制情況下,今天公布第1季獲利雖然下降,但比預
(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31日專電)越南國會代表近日建議,越南是時候宣布COVID-19疫情結束並且停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31日電)COVID-19疫情進入第4波流行,但今天起口罩令再鬆綁,僅醫療、醫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30日電)綜所稅結算申報將在明天截止,截至29日,已有593萬件完成申報,若以總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30日電)香港當局今天宣布調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應變級別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COVID-19疫情升溫,上週平均每天新增209例COVID-19併
國內第四波疫情再起,確診數上升,加上指揮中心解編後,醫療院所原先使用的簡訊通報回歸紙本作業,導致基層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9日電)綜所稅結算申報倒數計時,截至28日,已有逾562萬件完成申報,其中,採
有一名6、7歲的女童,從疫情爆發以來,已經確診五次了,等於說每3-4個月就染疫一次,家長根本找不到可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23日電)近期全台COVID-19疫情升溫,高雄市衛生局為推動「疫苗加一」,明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0日電)國中教育會考今天第4科考寫作測驗,484名考生因COVID-19快篩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9日電)國中教育會考明、後天(本月20、21日)登場,全國共19萬8673人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19日電)台北市衛生局今天表示,目前社區中流感與COVID-19共同流行,且因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9日電)COVID-19疫情進入第4波流行,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今天提醒,年長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9日電)20、21日舉行的國中教育會考今天下午3時到5時開放看考場,教育部建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9日電)疾管署今天表示,COVID-19併發症及機構陽性率均略增,變異株XBB
(中央社台北6日電)世界衛生組織昨天解除COVID-19警報後,中國東莞市東城街道晚間卻發布一項連續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6日電)教育部今天舉辦112學年度公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甄選的初試,6723人到
(中央社日內瓦5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宣布,COVID-19不再構成全球衛生緊急
(中央社日內瓦5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宣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
(中央社記者姜宜菁嘉義市4日電)嘉義市早餐店業者吳幸芳4月底調降荷包蛋、蔥抓餅加蛋的價格,恢復原價,
(中央社華盛頓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將於5月11日解除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全國緊
(中央社華盛頓1日綜合外電報導)白宮今天宣布,美國政府將於5月11日起結束針對聯邦雇員、聯邦承包商和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COVID-19明天起降階,疫苗及藥品使用不受影響,但疫情指揮中心解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7日電)COVID-19即將在5月1日降階,台大醫師李秉穎今天說,隨COVI
(中央社東京27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今天舉行厚生科學審議會的傳染病防疫會議,會中同意從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6日電)因應COVID-19於5月1日降階,教育部今天宣布5月20、21日舉
(中央社東京26日綜合外電報導)日媒報導,日本政府預計5月8日調降COVID-19等級,原計畫同日解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婕翎台北25日電)COVID-19將於5月1日降階,指揮中心今天表示,現有CO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25日電)COVID-19自5月1日起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4類,牽動部分防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25日電)COVID-19是新興傳染病,台灣109年1月以「嚴重特殊傳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表示,鑒於COVID-19疾病嚴重度下降,國內疫情持續穩定且處於低點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25日電)指揮中心今天宣布,自5月1日起,COVID-19(2019冠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25日電)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表示,同意COVID-19從第五類法定傳染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5日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計將在27日下午2時舉辦終場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4日電)COVID-19改類、指揮中心降級正在最後盤點階段,行政院遲未下決定
(中央社台北23日電)中國去年底防疫鬆綁引發大規模感染後,部分民眾近日來陸續反映第2度感染COVID
疫情逐漸趨緩,防疫政策也陸續放寬,17日起口罩政策全面解封,搭乘捷運、公車等交通工具民眾可自主決定口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9日電)COVID-19改類議題已經討論多時,隨著大眾運輸口罩鬆綁,各界關注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曾以寧台北13日電)指揮中心今天公布,4月8日至13日平均每天新增86例、17人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13日電)金屬機殼廠可成遭2家外資股東質疑任憑資金閒置、不配息也未妥善規劃資金
(中央社台北12日電)中國今天發布預防COVID-19新指引,民眾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以及進入人員密集場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新加坡10日專電)新加坡近來COVID-19新增確診數持續攀升,最新數據顯示,3月
(中央社台北8日電)中國疾控中心今天表示,目前還沒有任何科學根據能夠明確COVID-19的起源。中方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8日電)受COVID-19疫情影響,跨境網購頻繁,防檢局統計,近2年快遞違規輸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7日電)指揮中心今天公布,3月31日至4月7日中重症通報平均每天新增85例、1
(中央社日內瓦6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他們確信中國手上有更多可以揭開COV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5日電)受惠疫情下的安全社交距離需求,高爾夫球桿頭產業在2021、2022年營
(中央社東京2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讀賣新聞昨天報導,日本政府預計從5月8日起調降COVID-19分類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31日電)教育部今天公告「112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簡章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婕翎台北30日電)前總統馬英九在中國參觀武漢抗疫展,稱當地疫情獲控制是對整個人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30日電)指揮中心分析,過去一週中重症通報累積新增675例、175人死
(中央社日內瓦28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世衛已不再建議一般、中度風險的成年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28日電)嘉義市政府日前鼓勵逾50歲市民接種COVID-19疫苗,且不限劑次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婕翎台北28日電)COVID-19疫情穩定,今天新增137例本土、14例死亡。
(中央社台北26日電)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昨天表示,離走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6日電)20日起COVID-19輕症免隔離0+n,不再通報輕症病例,確診者只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4日電)技專校院招生策略委員會今天公布112學年度「科技校院日間部四年制申請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3日電)自3月20日起輕症免隔離「0+n」天,不再通報輕症病例,確診者只剩中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2日電)勞動部因應COVID-19疫情推出相關補助計畫,預計今年6月結束。勞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2日電)3月20日起輕症免隔離、0+N新制上路,不再通報輕症病例,確診者只剩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2日電)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表示,國際COVID-19疫苗接種停滯,越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1日電)昨天是COVID-19輕症免隔離0+n新制首日,不再通報輕症,確診者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8日電)疫情指揮中心說,今天COVID-19新增7825例本土病例,持續下降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7日電)20日起COVID-19輕症免通報隔離,基層醫師籲勿取消視訊診療。指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7日電)20日起COVID-19輕症患者免隔離。勞動部指出,若勞工在自主健康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婕翎台北16日電)台灣時隔一年半又見腸病毒71型病例。疾管署長莊人祥今天說,腸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16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今天新增8855例COVID-19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15日專電)韓國防疫當局今天宣布自20日起全面取消搭乘大眾運輸時必須佩戴口罩的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5日電)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天新增9980例本土病例及208例境外移入,確診
(中央社記者呂佳蓉北京14日電)中國疫情解禁後,北京將於4月16日舉辦半程馬拉松,參賽規模2萬人,當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13日電)辦公設備通路商震旦行董事會今天通過2022年度財報,合併營收約新台幣
(中央社記者吳哲豪彰化13日電)55歲吳男去年5月感染COVID-19,依規定需隔離,吳男卻違反規定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1日電)COVID-19疫情連3天跌破萬例,今天新增8444例本土病例及17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0日電)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今天公布今年第2季(4至6月)出國團費參考
隨著疫情的相關政策逐漸放寬,產險公會今(10)日表示,新冠肺炎輕症已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確定病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0日電)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持續下探,今天新增8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9日電)指揮中心今天宣布,20日起輕症確診者免隔離,教育部籲師生在確診的0日及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9日電)繼校園口罩令鬆綁,指揮中心今天宣布COVID-19輕症確診者20日起免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9日電)國內COVID-19疫情平穩,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確診輕症者免隔離0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9日電)指揮中心今天宣布,3月20日起輕症確診者免隔離。教育部表示,考量學校多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汪淑芬台北9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多項因應防疫鬆綁新制,其中20日起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9日電)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疫情連5週呈現下降趨勢,今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9日電)隨國內COVID-19疫情平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預計自3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9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天國內新增9403例COVID-19(20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9日電)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說,現階段是擴大鬆綁防疫措施的時機,他已同意自20日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8日電)國內今天增1萬876例COVID-19本土病例、40人死亡,指揮中心表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7日電)清明連假期間不少民眾都想去日本賞櫻,不過因COVID-19(2019冠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婕翎台北7日電)國內COVID-19疫情起起伏伏,指揮中心昨天公布本土確診數創
(中央社台北6日電)中國COVID-19疫情尚未止息,與染疫症狀相似的A型流感如今在各地蔓延引發關注
(中央社日內瓦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有關單位日前再次聲稱COVID-19疫情源於病毒從中國實驗室外逸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4日電)交通部航港局今天表示,指揮中心昨天核定修正國際郵輪掛靠入境及母港作業操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3日電)高速公路局統計,近3年來,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3日電)受228連假影響,COVID-19疫情連27天下降後,又出現微幅上升,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2日電)校園口罩鬆綁3月6日如期上路,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透露台灣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天國內新增1萬3804例COVID-19(
(中央社華盛頓28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生技製藥業者、COVID-19疫苗製造商諾瓦瓦克斯醫藥公司(N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日電)國內今天新增1萬1995例COVID-19本土病例、27人死亡,連2天
(中央社華盛頓28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瑞伊(Christopher Wray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1日電)隨著邊境解封,赴國外滑雪也成近期熱門行程,根據旅遊業者統計,與COVI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7日電)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新增7577例COVID-19本土病例,是時隔30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6日電)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新增1萬2792例COVID-19本土病例,其中4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5日電)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天新增1萬3281例COVID-19本土病例,新增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23日電)228連假將至,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預估COVID-1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婕翎台北23日電)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指揮中心推「疫苗+1」活動,為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婕翎台北23日電)COVID-19疫情連20天下降,今天新增1.4萬例本土病例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3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天國內新增1萬4083例COVID-19
(中央社東京22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今天在防疫專家分科委員會上提出一項方案,有關202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2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今天新增1萬6145例COVID-19
(中央社台北21日電)肆虐全球3年的COVID-19疫情起於中國武漢市,其病毒來源至今仍莫衷一是。隨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1日電)COVID-19本土疫情穩定下降,迎接解封、回歸正常生活,指揮中心研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1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1萬6911例COVID-19(2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20日電)室內口罩鬆綁今天上路,但醫療院所、公共運輸仍強制配戴,何時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20日電)今天是室內口罩鬆綁上路首日,COVID-19疫情連17天下降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20日電)國內COVID-19疫情穩定下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20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1萬1808例COVID-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20日電)室內戴口罩規定20日起鬆綁,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表示,COVID-19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9日電)COVID-19疫情穩定下降,但今天新增病例數減幅縮小。指揮中心發言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9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說明,新增1萬5747例COVID-19(2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8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今天新增1萬4795例COVID-19
(中央社巴黎17日綜合外電報導)針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所做一項大規模研究結果今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7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今天新增1萬5173例COVID-19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6日電)為提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打氣,指揮中心發言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16日專電)COVID-19在日本被稱為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日本厚生勞動省5月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16日電)苗栗縣鼓勵接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縣內6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6日電)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說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6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天國內新增1萬6477例COVID-19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15日電)財政部連續3年主動調整醫事人員執行業務費用率,醫事人員各項收入適用的費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15日電)為提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打氣,台北市衛生局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4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2萬116例COVID-19(20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13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表示,國內疫情快速下降,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3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1萬2397例COVID-19(2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2日電)COVID-19防疫規範陸續鬆綁,國內有醫師提醒,疫情降級後,不意味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2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1萬6902例COVID-19(2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1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今天新增1萬8000例COVID-19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0日電)公路總局去年祭出每人最高新台幣12萬2100元補助,幫客運業解決駕駛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高雄10日電)為迎接3月6日疫情後首次雙郵輪掛靠高雄港,高雄市海洋局針對團客、自由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0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今天新增1萬9309例COVID-19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汪淑芬台北9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說,根據初步分析,半年內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9日電)COVID-19疫情連6天下降,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新增2萬572例本土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9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天國內新增2萬572例COVID-19(2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8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2萬3893例COVID-19(20
經歷10天的長假,國內確診率升高,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在臉書表示,「這麼高的新冠死亡率很不OK」。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6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1萬6391例COVID-19(20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6日專電)日本大型藥廠「第一三共」研發COVID-19疫苗,計畫2024年度前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4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今天新增2萬3349例COVID-19(
疫情趨緩,台灣進入後疫情時代,走向與疫情共存,不少民眾都經歷過確診後的不適感,不過每個人確診的症狀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3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今天新增2萬5104例COVID-19(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陳至中台北2日電)台灣拚5、6月COVID-19降級,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說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陳至中台北2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2萬6793例COVID-1
進入後疫情時代,三階段口罩令也有新進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31)日表示,已經在討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1日電)室內口罩鬆綁預計本週公布,行政院、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傍晚與教育部、交通
(中央社巴黎30日綜合外電報導)研究人員今天警告,在COVID-19疫情初期,學童在學習方面蒙受嚴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宣布,經評估中國入境旅客唾液採檢之陽性率持續處於低點,自今(2023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陳至中台北31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下午臨時加開記者會宣布,
新上任的行政院長陳建仁今(31)日下午前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視察,陳建仁表示,今天到疾管署來,最主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1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3萬2023例COVID-19(2
(中央社台北30日電)香港今天起取消COVID-19確診者隔離,港府並表示,2月14日起將停止受理確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30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2萬2138例COVID-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7日電)香港今天新增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病例2335例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7日電)COVID-19疫情未歇,今天新增2.4萬本土病例,與上週同天相比增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7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今天新增2萬4109例COVID-19
選擇與病毒共存後,日本計畫進一步調降新冠病毒的疾病分類等級。據日本NHK昨(26)日的報導,日本政府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6日電)香港今天通報新增2401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
(中央社紐約聯合國總部25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今天預測,受到俄烏戰爭引發食物和能源危機、COVID
(中央社台北25日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疾控)今天發布COVID-19疫情最新情況,官方數據指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5日電)香港今天通報新增2295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
(中央社華盛頓2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今天就未來疫苗接種工作提出簡化方案,
(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台北24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天新增1萬4673例COVID-19(2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24日電)COVID-19疫情推升台灣登山熱潮,帶動戶外機能服飾需求。但為何國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23日電)在黃昏市場擺麵包攤起家的孫瑞榮曾在SARS疫情中跌倒,事業被毀、負債
(中央社台北22日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今天公布,1月13至19日全國共新增COVID-19住院死
(中央社台北22日電)日本駐中國大使館20日透過官網表示,由於受COVID-19疫情影響,館方有一段
(中央社首爾20日綜合外電報導)韓國總理韓德洙(Han Duck-soo)今天宣布,本月底將解除在大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19日專電)日本政府大致上決定要將COVID-19在傳染病防治法上的等級「相當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9日電)香港今天新增4015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案,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日19電)COVID-19本土Omicron第3波疫情高峰已過,指揮中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婕翎台北19日電)春節連假長達10天,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啟動COVID-19春節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9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天國內新增1萬8024例COVID-19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9日電)香港將於30日起取消新冠病毒的防疫隔離令,確診者不再需要接受檢疫隔離,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9日電)香港國泰航空公司剛脫離3年COVID-19疫情困境,在準備恢復正常營運
中國春運開跑以來,截至1月17日為止,客流量已經超過4億人次,各地也等著喜迎新春,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18日電)台南COVID-19疫苗接種不打烊,春節期間的20、22、27、28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8日電)香港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單日確診病例數今天降至37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8日電)香港當局公布,明天起,從香港進入大陸的3歲以下小孩,不需要出示48小時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8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今天新增2萬768例COVID-19(
(中央社東京18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TBS電視台今天報導,已知日本政府本週將舉行COVID-19(2
(中央社台北18日電)路透社採訪多位中國公私立醫院的醫師指出,確實接獲當局下令,開具病患的死亡證明要
小三通昨(7)日復航第1天,首批搭船入境的37位旅客中,有7人驗出陽性,陽性率18.9%。中國疫情升
今(8)日是中國防疫鬆綁,開放國門的第一天,北京、上海的國際機場,在清晨就已出現大量民眾在櫃檯前面排
台中一所國小的三年級男童沒有慢性病史,打了2劑疫苗,去年12月25日因為發燒、腹痛腹瀉、嘔吐緊急送急
國門開放,春節出國旅遊的民眾增加,還有中國台商返台過節,不少民眾擔心,要再次面臨疫情升溫的衝擊,台中
回顧2022年,影響您我的新聞事件,當然還有疫情和地震。918花東大地震,規模6.8,震垮了房屋橋梁
台灣疫情連日升溫,第三波疫情來襲之下,又碰上農曆春節將至,中國台商返鄉潮,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3
今(29)日國內新增本土2萬7803例、36人死亡,指揮中心表示,第三波疫情再起,因應即將到來的跨年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7日電)中國COVID-19疫情引發藥荒,台灣普拿疼退燒藥缺貨,食藥署昨天開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27日電)中國官方昨晚宣布,明年1月8日將COVID-19降為「乙類乙管」且取
中國防疫清零政策失敗,大舉放鬆管制,不僅改名字,把新冠肺炎的「肺炎」兩個字拿掉,改稱「新冠感染」,同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6日電)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表示,預估台灣Omicron第3波疫情將起,
(中央社台北26日電)中國疫情升溫,染疫人數上升,衝擊汽車製造業。不只特斯拉上海工廠暫時停產,中國電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26日電)公衛專家黃嚴忠說,中國COVID-19傳播速度快,有意見認為愈快達到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26日電)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說,歲末年終及農曆春節期間,民眾陸續安排親友聚餐、
中國自從12月初放鬆防控後,疫情快速升溫,感染人數呈爆炸式增長,青島市預估單日就有50萬人染疫,並且
中國放寬防疫政策後,感染和病逝人數直線上升。法國媒體分析指出,中國在疫情控管開放上的策略錯誤。法國《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3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今天新增1萬8965例COVID-19
(中央社日內瓦/北京23日綜合外電報導)北京當局7日取消COVID-19清零政策以來,世界衛生組織(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華盛頓22日專電)美國總統拜登今天投書雅虎新聞回顧過去一年經濟成果,表示他推動的經
來關心中國的疫情!一份網路流傳的中國國家衛健委的會議紀要顯示,根據估算,中國20日單日新增感染人數直
中國不再嚴守清零政策,轉向和新冠病毒共存後,確診病例急速增加。世界衛生組織祕書長譚德塞和世衛專家,2
世界衛生組織袐書長譚德塞,21日在記者會中表達對中國新冠疫情的憂慮。對於中國近日確診病例急速增加,譚
(中央社東京21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原本朝12月底訪中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談進行協調,
(中央社台北21日電)美國自由亞洲電台(RFA)昨天報導,美國與英國界定感染COVID-19致死的病
(中央社華盛頓2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今天提議提供疫苗給中國以抑制COVID-19(2019冠狀病毒
(中央社台北20日電)中國感染專家張文宏近日在一場國際會議中說,COVID-19的病毒已經過多次變異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0日電)COVID-19本土病例數連續2天較上週同期下降,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20日電)中國農村醫療系統恐受COVID-19疫情重擊。專家說,政策放寬得太快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0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1萬7080例COVID-19(2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汪淑芬台北19日電)COVID-19本土疫情連續10天較上週單日上升後,今天首現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汪淑芬台北19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1萬317例COVID-1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16日電)曾率先指出中國將放開「動態清零」的流行病學專家曾光今天表示,當今中國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6日電)COVID-19疫情未歇,指揮中心宣布,今天新增1萬5316例本土病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6日電)澳門再就防疫鬆綁,明天起取消台灣等地入境者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規定,改為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16日電)中國推出優化防疫新10條後,兩岸直航4個城市陸續宣布取消5+3入境隔
(中央社台北16日電)中國放寬防疫管制疫情大爆發,據微博廣傳的北京某私立醫院內部會議錄音,院方高層說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至今已三年,後疫情時代的現在,全世界開始面對確診新冠肺炎所留下的後遺症,其中頗受重視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至中台北15日電)COVID-19疫情未歇,今天新增1.6萬本土病例,連7天與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5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天國內新增1萬6012例COVID-19
疫情籠罩全球三年,現在可望解除了嗎?世界衛生組織祕書長,譚德塞昨(14)日表示,他「希望」明年某個時
(中央社東京15日綜合外電報導)世衛組織(WHO)最新統計顯示,日本12月5日到11日新增84萬93
(中央社日內瓦14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由於COVID-19(2019冠狀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4日電)中國COVID-19疫情受關注,但據官方統計,疫情連續2週下降,最高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4日電)中國近期放寬COVID-19防疫政策,當地網傳「地獄犬」BQ.1變異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4日電)衛福部食藥署專家會議日前認可高端疫苗對COVID-19具有保護效益,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4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1萬7549例COVID-19(2
2020年初,當時COVID-19開始肆虐全球,一名退休客運售票員,在臉書發文,稱自己懂「電擊」法,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3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1萬7118例COVID-19(2
(中央社東京13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防疫專家分科委員會同意就接種COVID-19(20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2日電)COVID-19疫情持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指出,BA.5仍為Omic
(中央社華盛頓11日綜合外電報導)隨著3種具高度傳染性的呼吸道病毒在佳節氣氛濃厚的季節肆虐,美國公共
(中央社台北9日電)中國公布形同放棄「動態清零」的優化防疫新10條,中國COVID-19重症專家鍾鳴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9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今天新增1萬4295例COVID-19(
(中央社台北8日電)中國推出防疫新10條進一步鬆綁限制,COVID-19回歸「乙類乙管」呼聲起,中國
(中央社台北7日電)美國駐中國大使勃恩斯今天表示,中國政府開始放鬆對COVID-19疫情的限制,但過
(中央社倫敦6日綜合外電報導)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衛報」專訪,表示支持反對中國COVID-19(20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7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1萬6694例COVID-19(20
(中央社台北7日電)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已近3年,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谷曉紅表示,從專家角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6日電)本土COVID-19疫情持續探低,但單日新增個案尚未低於萬例。指揮中心
(中央社台北6日電)中國疫情防控有再放鬆跡象,媒體討論COVID-19從甲類傳染病降級到乙類傳染病。
(中央社台北6日電)中國可能最早在7日宣布10項放寬疫情防控的新措施,美國之音報導,中國雖然開始解封
(中央社華盛頓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特勤局今天表示,中國駭客自2020年以來竊取了價值超過2000萬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5日電)高端疫苗發出重訊表示,在泰國執行的COVID-19疫苗三期免疫橋接臨床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5日電)COVID-19本土BA.5疫情趨緩,今天新增個案雖尚未低於萬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5日綜合外電報導)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今天表示,2021年武器和軍事服務銷售額
(中央社華盛頓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在感恩節假期過後出現COVID-19確診住院升溫,但當前醫衛系統
(中央社台北4日電)中國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決定近日舉行,許多考生擔憂COVID-19疫情正要大爆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劉世怡、蔡智明1日綜合報導)戶外全程戴口罩規定今天起取消,不過據中央社記者觀察,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婕翎台北1日電)國內COVID-19持續緩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婕翎台北1日電)COVID-19疫情緩降,今天新增1萬5595例本土病例;最年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天國內新增1萬5595例COVID-19(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1日電)中國多地掀起COVID-19嚴苛防疫抗議聲浪,官媒談論防疫工作強硬語調
(中央社東京1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被認為正遭受第8波COVID-19疫情侵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30日電)在COVID-19疫情前,台灣高中教育旅行最愛去日本,日本的海外修學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30日專電)泰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近日疫情再起,政府下令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1萬7668例COVID-19(2
(中央社洛杉磯29日綜合外電報導)推特(Twitter)宣布,目前已不再執行打擊COVID-19(2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30日電)上海市COVID-19病例增加,截至29日,本土無症狀感染者累計破千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9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經專家會商決定,調整COVID-19公費藥物給藥
(中央社台北29日電)中國國務院今天發布文件,要求加強60歲以上老年人的COVID-19疫苗接種工作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9日電)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趨緩,據指揮中心公布最新數據,今天新增病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29日電)上海市COVID-19病例激增,官方收緊防疫措施,即日起進入餐廳、超
指揮中心宣布放寬口罩令,12月1日起戶外免戴口罩,但有些人還是怕怕的,擔心免疫力不夠,就有醫師提醒,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28日專電)最近幾週巴西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例數顯著增
(中央社台北28日電)美國駐華使團今天發布致美國公民的聲明,提到中國政府已經擴大COVID-19疫情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陳婕翎台北28日電)針對COVID-19流行下一波的主流病毒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28日電)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疫情趨緩,指揮中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28日電)COVID-19本土病例今天新增1萬583例,是間隔215天
(中央社雪梨28日綜合外電報導)澳洲工黨政府表示,調查發現前自由黨(Liberal)總理莫里森秘密任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4日電)網傳一份會議紀錄指稱政府未提早籌備COVID-19抗病毒藥物,指揮中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余曉涵台北24日電)COVID-19疫情持續降溫,今天新增1.6萬本土病例,與上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23日專電)之前有研究顯示,COVID-19口服藥Paxlovid能降低「長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3日電)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指出
(中央社東京23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藥廠塩野義製藥(Shionogi)研發的COVID-19口服藥,
(中央社台北22日電)中國官方今通報新增COVID-19病例(含確診與無症狀感染者)2萬8127例,
九合一大選進入倒數,由於這次確診者無法投票,也讓外界推測,未來幾天確診黑數將增加,因此專家建議還沒打
(中央社台北22日電)中國COVID-19疫情撲而不滅,近期再升溫,牛津經濟研究院認為,中國清楚地認
(中央社上海22日綜合外電報導)柏基(Brian Bergey)和妻子在中國經營烹飪旅遊業,歷經3年
北京疫情嚴峻,原本官方要求進返京人員,7天內不聚餐、不聚會、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現在又因為連續出現輸
(中央社香港2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出現半年來首宗COVID-19死亡病例,引發投資人擔憂,北京為了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21日電)COVID-19疫情連續6週下降,今天新增1.1萬例本土個案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21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1萬1888例COVID-
特派專欄(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16日電)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近3年,在中國動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16日電)新北市衛生局今天表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預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16日電)上海市COVID-19本土疫情新增1名社會面無症狀感染者。11月上半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15日電)國內COVID-19疫情續降,連續4天單日新增本土個案低於2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14日電)花蓮吳小妹早產出生後,發現患有肛門直腸畸形,俗稱「無肛症」;而吳小
澳洲遊輪「盛世公主號」,爆發800多例確診個案。「盛世公主號」12日停靠雪梨後,遊輪公司安排確診者,
新冠疫情到目前為止,全台已經有792萬人確診,日前最新研究顯示,如果感染新冠肺炎,可能會提高罹患血栓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11日電)在官方推出20條優化防疫措施前夕,中國及香港公衛專家齊聲呼籲,在CO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汪淑芬台北11日電)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降溫,各界關注口罩令何時進一步放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11日電)中國官方今天公布20項防疫優化措施。其中包括入境隔離從7+3共10天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11日電)中國官方今天藉由新版20項防疫優化措施,宣示加大對地方「層層加碼」、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汪淑芬台北11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免費快篩試劑擴大發放給國小學生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汪淑芬台北11日電)COVID-19疫情持續降溫,國內今天新增2萬269例本土病
(中央社密蘇里州聖路易10日綜合外電報導)一項今天發表的研究顯示,不論疫苗接種的狀況如何,與初次感染
(中央社台北11日電)中共中央昨天又重申堅持動態清零,但官方今天即通報新增COVID-19病例數(含
日本新冠病毒疫情回溫,全境單日再度新增超過8萬例確診病例。據厚生勞動省統計指出,截至8日的一周內,新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10日電)中共中央今天召開政治局常委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優化防疫工作20條措施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0日電)香港今天新增5697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病例
(中央社東京10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境內COVID-19疫情回溫,日本政府為因應可能到來的第8波疫情
最後清零國度(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10日電)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肆虐近3年,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0日電)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曹雪濤今天說,全球COVID-19疫情出現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10日專電)APEC經濟領袖會議即將登場,這是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首場
(中央社東京10日綜合外電報導)面對日本全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回溫,日本厚
(中央社東京10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COVID-19疫情出現回溫跡象,有專家認為正進入第8波。根據世
(中央社台北9日電)中國廣州市昨天新增本土COVID-19感染者2637例,繼重災區海珠區延長靜默後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9日電)中國近來COVID-19本土疫情再起,病例數明顯增加的廣州、北京、鄭州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汪淑芬台北9日電)疫情指揮中心將擴大增加小學生及中低收入戶免費快篩發送,受惠人數
(中央社台北9日電)COVID-19疫情限制下,許多出不了校門的中國大學生在枯燥的校園生活中創造出一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9日專電)韓國COVID-19疫情隨病毒好發的冬季來臨,再次出現擴散跡象,單日
(中央社東京9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疫情正逐漸升溫,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今天說,如果這波疫情主流病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汪淑芬台北9日電)今天COVID-19單日新增本土病例降逾25%,較年輕死亡個案
(中央社東京9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11月8日在時隔約兩個月後,全境單日再度新增逾8萬例COVID-1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9日電)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中說,
(中央社台北9日電)中國各地因COVID-19疫情而動輒封控已引爆民怨,著名旅遊景點平遙古城所在的山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9日電)第1階段戶外場所口罩鬆綁預計11月上路,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表示,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9日電)上海市COVID-19疫情單日新增4名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均在隔離管控中
(中央社台北9日電)中國今天公布新增8176例本土病例,因長期無差別封控引發社會焦慮,當局宣布對連續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9日電)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表示,確定擴大12歲以下兒童及中低收入戶免費快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8日電)COVID-19疫情脫離高原期,外界關注口罩鬆綁。指揮中心今天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8日電)COVID-19疫情趨緩,今天新增個案較上週二(1日)降27.
(中央社東京8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境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出現反彈,專家認為
(中央社紐約7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政府持續堅持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清零政策,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7日電)COVID-19本土BA.5疫情趨緩,今天新增確診數時隔84天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7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1萬6538例COVID-1
(中央社台北7日電)中國當局堅持清零防疫總方針但疫情並未趨緩,據中國衛健委今天通報,新增COVID-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7日電)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允諾研議擴大免費快篩發放對象,他今天在立法院進一步說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7日電)上海市COVID-19疫情單日新增1名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以外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5日電)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降溫,衛生福利部部長薛瑞元今天說,疫情趨緩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5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今天新增為2萬5523例COVID-19
(中央社台北5日電)中國官方今天通報新增COVID-19病例(含確診與無症狀感染者)3837例,本土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5日電)北美洲台灣人教授今天發表聲明,肯定台灣防疫成果與前衛福部長陳時中所率領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5日電)高端疫苗爭議不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說,第3期臨床試
(中央社記者劉冠廷台北5日電)衛福部食藥署專家會議3日認可高端疫苗對於COVID-19具有保護效益,
(中央社倫敦4日綜合外電報導)市場預期中國將緩和一些關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而衝
隨著寒冬來臨,流感病毒與新冠疫情帶來雙重威脅,南韓總理韓悳洙提醒,今年冬季疫情可能再升高。韓悳洙是在
(中央社上海4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路透社聽到的錄音,已卸任的中國疾病管制官員曾光在花旗銀行(Citi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4日電)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降溫,今天新增2.7萬本土病例,與上週同期
(中央社巴黎4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研究團隊今天宣布,他們透過分析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婕翎台北3日電)部分免疫力低下族群接種COVID-19疫苗後,無法產生足夠保護